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 成都将建大美公园城市

2018-07-10 00:03:2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解读

  以三级天府绿道体系为骨架,构建“城园一体、绿轴串联”的生态绿网体系;保护天府锦城古城格局,恢复摩诃池等历史文化景观要素;与“三城三都”建设相结合,打造“夜游锦江”等旅游新名片;打造绿道体育消费新场景,以天府奥体城为载体,加快国际一流赛事场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作为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深入实施。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这既是对高质量推动天府新区建设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重大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时代要求规划建设好天府成都。

  关键词:美学价值

  彰显公园城市美学价值,将形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重现天府之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

  加速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结合生态绿隔区、环城生态区和城市内部的道路、河流、公园绿地划定城市通风廊道;加速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实现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对外交往等功能。

  天府绿道加速形成生态绿网体系

  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为骨架,构建“城园一体、绿轴串联”的生态绿网体系,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八大功能,形成交融山水、连接城乡、覆盖全域的生态“绿脉”。

  打造一批富含时代气息兼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

  强化城市天际线规划与管理,建立以中心城区、东部城市新区为重点的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形态和色彩管控体系,打造一批富含时代气息兼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

  关键词:生态价值

  彰显公园城市生态价值,成都将以自然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景”,建好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让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推进天府植物园建设

  提高绿量饱和度,强化森林、湿地、林盘、河流等生态要素保护,实施补植补造、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快推进天府植物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打造“花园式特色街区”

  实施“花园式特色街区”、园林景观大道、市花市树增量提质等增花添彩工程,重现“花重锦官城”美景。

  打造精品林盘聚落体系

  深入推进都江堰精华灌区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加强“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加快建设“四位一体”的特色镇(村),打造战旗村、竹艺村、盆景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项目。

  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

  实施“蓉城碧水”保卫攻坚战,构建“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水网体系,打造“六河贯都、百水润城”的水灵成都。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加快锦江、沱江流域水生态治理。

  关键词:人文价值

  以文化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魂”,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彰显大城文明气韵,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恢复摩诃池等历史文化景观要素

  保护天府锦城“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古城格局,恢复摩诃池等历史文化景观要素,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留住天府文化根脉和记忆。

  加快建设天府锦城

  加快建设天府锦城、天府奥体城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结合绿道及城市公园的核心节点,打造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天府中心等城市景观地标。

  关键词:经济价值

  以生产方式变革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核”,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重点建设28个产业生态圈和11个示范产业功能区

  建设一批绿色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建设28个产业生态圈和11个示范产业功能区。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健全绿色基础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污水再生回收利用,建立河湖生态系统及城市再生水的有机平衡体系;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

  把乡村作为体现公园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基底和最大载体,强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和“五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夜游锦江”旅游新名片

  与“三城三都”建设相结合,加快建设成都自然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整体规划建设“西控”片区旅游圈,建设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天府绿道游憩带,打造“夜游锦江”等旅游新名片。打造绿道体育消费新场景;以天府奥体城为载体,加快国际一流赛事场馆建设。

  关键词:生活价值

  彰显公园城市的生活价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之“本”,创新公共服务场景,引导全民参与,共同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引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公园城市生活价值。

  科学管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

  培育和激发市民主体意识。深化“自行车道+步行道+特色慢行线”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完善“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科学管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加快规划建设东部新区轨道交通系统。

  加快建设“天府市民云”

  从“在社区中建公园”转变为“在公园中建社区”。加快建设“天府市民云”,实施“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计划;打造生态优质的公共服务空间。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实施锦城蓝天行动

  实施“三治一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实施锦城蓝天行动。实施“治霾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实施天府净土行动。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记者 袁弘 王琳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