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 努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18-07-06 22:18:0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一幅美丽宜居的蜀川画卷正徐徐展开。图中兴隆湖所在的天府新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成都日报摄影部供图

  7月2日,全球领先的医药企业赛诺菲宣布,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及赛诺菲全球研发运营中心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这是世界500强医药企业首个在蓉直接投资运营的医药创新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将有效带动成都、四川乃至中国中西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标杆意义。

  “此次设立的全球研发运营中心将与现有的中国研发团队整合,成为继赛诺菲法国和美国之后,在全球临床科学及运营的第三大支柱。”赛诺菲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运营负责人张骥介绍,此次选择落户成都,正是看好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省委提出,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新时代、新答卷。成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增强对表看齐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美丽的锦江河畔。记者 胡大田 摄

  发展高质量

  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成都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两个月前,紫光芯云中心开工仪式在成都高新区举行。这个项目定位为科技企业总部办公基地,将建成集研发、测试等于一体的研发平台,未来将引进紫光集团旗下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相关知名企业入驻,成为紫光集团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集聚中心。

  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成都融入全球经济版图的示范性、引领性、旗舰性产业。目前,成都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等领域已具备相当规模,吸引了英特尔、华为、京东方、德州仪器等一批世界级企业来蓉投资,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领先中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优势。

  去年7月,成都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对全市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路径、目标与战略、优势与机遇重新进行了科学梳理和长远规划,并提出规划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

  紧接着,“产业新政50条”发布——筹建成都创新创造研究院;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高标准超前规模部署5G通信网络;设立成都新经济发展推进工作机构……13个部分50条具体政策,囊括了人才集聚培育、技术创新供给、土地资源保障、财政金融服务能力、数据资源支撑、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产业生态等促进产业发展各方面。

  发展新经济,更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先后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并规划建设独角兽岛等发展载体,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特别是将应用场景构建作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全力打通新经济企业在政务公开、智慧城市建设等应用场景的制度瓶颈,为新经济发展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撑。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成都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成功跻身“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人才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二,还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

  首列直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中欧班列,不久前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成都至伦敦直飞航线日前开通,截至目前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8条,居中西部第一……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彰显了成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心。

  围绕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认真分析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系统梳理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聚焦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着力构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中西部前列。

  成都市新增的诸多绿道让市民有了更多的健身场所。记者 胡大田 摄

  生活高品质

  劳有所得、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去年底,在“2017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成都脱颖而出,荣获“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榜首,同时还捧回“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案例奖”“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政府特别贡献奖”两项荣誉;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并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单显示,成都再次位居第一……

  这样的幸福更体现在市民生活里。在城市,作为全球最长的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正在打造一个悠闲自然的“慢行世界”,市民在绿道上就能直接置身于田园、公园、湖边,享受与自然亲近的愉悦。在乡间,接天莲叶的荷塘、生态自然的绿道、风情浓郁的林盘,不仅丰富了乡村的业态,更为乡村平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不论是在乡间,还是在城市里,更多孩子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今年初,《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提出将优化区域结构,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让更多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同时,成都与新西兰哈密尔顿共建的学校和幼儿园项目已动工;与丹麦霍森斯共建的小学和幼儿园将于今年开校;与英国谢菲尔德共建的小学和幼儿园也将在今年动工……携手国际友城,成都的国际化教育正迈入新阶段。

  打造高品质生活,还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都将创新绘制养老“关爱地图”,通过“互联网+养老”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统筹成都老人分布情况、身体状况、经济来源及养老服务需求,有效解决养老服务精准化难题。

  劳有所得、学有优教、住有宜居……更高品质的生活,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治理高标准

  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一幅美丽宜居的蜀川画卷徐徐展开

  “老房子老院子,小街小巷子,沿街一溜儿小铺子”,这是武侯区玉林街道的生动写照。这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都的时尚街区,随着城镇化进程,面临着社区发展功能退化、城市更新减速、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均衡保障难等问题。

  如何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根据院落实际,玉林街道为居民提供“点单式”改造服务,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难点问题得以解决。今年,通过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拟对49个院落实施文化提升;对14个院落污水管网、屋顶雨棚进行改造;对11个老旧院落开展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院落环境,提升宜居品质,让城市治理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真正实现“街巷花开、院落果香、文化涵养、人民幸福”。

  治理的目的是发展。为了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改革工作,成都在全国率先设立市委社治委,统筹社区、激活资源,高效地对社区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谋篇布局。

  大力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大力引进新消费新体验、大力培养壮大社区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大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文化,通过“五大行动”,我市社区设施建设和环境营造取得可视化进展。今年计划实施的32961个项目已完成8794个、正在实施22080个,其中优先实施的“天府锦城”有项目646个,已完成105个、正在实施207个。

  通过创新交通精细治理,让市民更畅通地出行。不投币,不刷卡,拿出手机扫一扫即可乘坐公交和地铁——这是成都在智慧出行模式上的一种新探索,未来市民将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出行服务;“蓉e行”交通众治平台,让普通市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有效实现了通过互联网举报突出交通违法、报告交通设施问题、建言交通管理良策,激发了社会公众共担交通治理之责。

  深入实施治霾十条,持续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坚持重拳治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管理,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坚持全域增绿,着力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一幅“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正徐徐展开。

  当前的成都,正按照省委要求,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成都“主干”功能,充分发挥成都作为全省经济增长“发动机”“稳定器”作用,主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记者 杨彩华 侯初初 宋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