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6家房企销售额超50亿元

2018-07-05 22:17: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上半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四川房企业绩一览。 王恩夏/制图

  代表房企2018年1—5月拿地面积、总金额和成本情况。(中国指数研究院供图)

  全国楼市“中考”出成绩——

  □本报记者 文强

  日前,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楼市“中考”成绩出炉,全国共有138家房地产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较去年增加12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四川蓝光、四川新希望、四川邦泰、四川蓝润、四川滨江地产和朗基地产等6家四川房企进入全国榜单,四川蓝光以547亿元排名26位,朗基地产以59.8亿元排名132位,这是四川房企历年来最好成绩。

  中间阵营加速 200亿-500亿元房企增长迅猛

  今年上半年,伴随城市群产业吸聚力的凸显,部分二线及三四线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品牌房企加大推盘力度,实现销售额与销售面积的双增长,其中超级阵营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第二、三阵营增长最为迅猛,加速规模化。

  强者愈强。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000亿元以上超级阵营共7家,销售额增速为32.5%,规模化优势持续凸显,其中碧桂园、恒大、万科分别突破了4000亿、3000亿、3000亿,逐步拉大与其他企业的差距。第一阵营(500亿-1000亿元)共20家,较去年新增13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0.0%,该阵营的企业聚焦城市群、精选三四线市场加速全国化布局,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以高周转实现销售额迅猛增长;第二阵营(200亿-500亿元)有33家企业,销售额均值为309亿元,同比增长67.8%,是发展最为迅速竞争也最为激烈的阵营,做精产品与做优区域为其保驾护航;第三阵营(100亿-200亿元)有47家,较去年增加4家,平均销售额为135亿元,同比增长61.1%,凭借加大深耕区域的拿地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第四阵营(50亿-100亿元)销售额与去年基本持平,有31家企业,较去年减少8家,该阵营企业发展分化明显,部分优势企业成功晋级100亿元阵营,但同时该阵营企业遭受的竞争压力较大,未来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

  今年,“规模战”已成房企共识,重点品牌房企目标增速平均达到41.9%。除万科、碧桂园明确表示不设定目标外,恒大目标定在5500亿元,融创、保利、绿地剑指4000亿元,龙湖、泰禾期待突破2000亿元,其中泰禾预期增长率高达98%;阳光城、正荣等誓破千亿元,目标增长超过40%;华润、中海、龙湖等目标相对稳健的企业也预期20%以上增速。

  二线城市是销售主场 四川6家房企业绩超50亿

  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38家房地产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四川蓝光以547亿元排名26位;四川新希望以160.7亿元排名71位;四川邦泰以91.6亿元排名112位;四川蓝润以86.8亿元排名115位;四川滨江地产以71.8亿元排名119位;朗基地产以59.8亿元排名132位。

  “二线城市仍是房企业绩主动力,三四线城市销售业绩上涨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华夏幸福、富力、雅居乐等房企抓住二线城市销售契机,加大在青岛、沈阳、武汉、无锡、重庆、西安等二线城市的销售力度,二线城市销售业绩同比增长19%。一线城市受调控政策影响,销售金额同比下降21.9%,三四线城市主要受一二线城市的需求外溢影响,销售业绩大幅上涨,同比增长45.2%。

  另外,房企通过实施合伙人项目跟投制度以及加大奖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把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全流程拉动销售,如荣盛、蓝光、保利等企业在2017年底先后出台项目跟投制度。

  拿地重心继续下沉 中西部城市群成热点

  “房企拿地日趋理性,拿地面积大幅上涨,拿地总额、成本双下降。但二线城市仍是房企争夺的主战场,三四线城市升温。”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家代表企业2018年1-5月拿地金额同比微降,其中三四线城市拿地金额同比增长62.1%,拿地金额占比增长15.5个百分点,占比达38.4%;二线城市土地市场保持活跃,在政策调控收紧的情况下,部分二线城市推出人才引进计划,间接推动了土地市场的升温,拿地金额同比增长8.8%,拿地金额占比达51.3%;一线城市土地市场降温明显,拿地金额同比下降68.2%。

  另外,中西部土地市场持续升温。代表房企在中西部拿地金额增长较快,同比增长达到70.3%,主要为核心城市及周边三四线城市拿地金额大幅增长,如泸州、长沙、成都等城市。专业人士认为,随着房地产多元供给体系逐步完善、长效机制加速建立以及资金面继续收紧,房地产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跳跃式提高,中小型房企在向超级阵营奔跑中应注意机遇与风险的协调,同时应强化“美好生活”创造能力与风险平衡能力,在市场竞赛中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成交平缓 上半年大成都住宅用地成交6310亩

  上半年成都土拍市场“量涨价跌”,多数地块低溢价成交,也有少数地块“流拍”。由于受政策的影响,上半年大成都土地市场总体趋势较平缓,开发商拿地较谨慎。恒大、花样年、新城控股、万科、美地、雅居乐、华侨城、保利、金融街、卓越置业等10家品牌房企成为拿地面积前十强。

  据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大成都一级市场住宅及商办用地共计成交土地158宗,总用地面积近700万平方米,成交楼面均价为3161.5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7%。据悉,供应地块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8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1.37%,成交地块规划建筑总面积约为15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9%。其中,招拍挂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底价成交宗数已占比六成;成交土地平均溢价率为21.33%,因主城高起拍楼面价的地块出让少,平均溢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8.33%。根据2017年11月公布的《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8年计划商品住宅供地9000亩,实际上,上半年住宅用地总成交6310亩,已完成供地计划的70%。

  另外,成交地块主要分布在郊区。根据《成都市住宅用地供应中期规划(2017-2021年)》显示,土地供应主要集中在郊区,其中远郊占比35%,近郊占比27%,两者占比达6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