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城市新区为何会出现内涝?

2018-07-04 22:28:5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7月3日,在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当地政府及时拉起警戒线,紧急疏散转移群众。李建明摄(视觉四川)

  7月2日,一场暴雨导致成都局部地区出现内涝。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网络上流传的积水视频、图片,不少拍摄于天府三街、天府五街、地铁1号线广福站……这些地方,都属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等城市新区。

  近些年建设的城市新区,为什么也会出现内涝?又该如何破解?7月3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质疑

  新区积水为啥多

  7月3日,记者从地铁1号线广福站出发,由南向北实地求证。分别在天府三街、地铁1号线广福站附近上班的市民证实,积水从前一日14时许开始出现,最高峰时“没过了汽车轮胎”。主要在天府五街送外卖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7月2日天府五街和天府大道交会处积水最深,到了脚踝。

  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城市管网等主要基建工作均始于本世纪初。多位市民提出,城市新区不该有这么深的积水。“同属于成都高新区,像肖家河这些老城区都没有那么严重的积水,为啥新区反而恼火?”市民彭扬质疑。

  成都市气象局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南区(即天府三街、五街所属区域)7月2日14时至3日14时,24小时降水量约90毫米。而根据气象、水文部门规定,日降雨量在50毫米至99.9毫米可定义为暴雨,超过100毫米则定义为大暴雨。

  探因

  河水倒灌城市排水口

  一场还算不上“大暴雨”的暴雨,为何能导致城市新区内涝?

  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负责人、参与相关施工方案设计的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一位戚姓负责人表示,高新南区地下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为3到5年暴雨重现期。“这一设计标准符合国家当年相关要求,不是最高标准,但也不是最低标准。”

  为何当天管网没有“正常运作”?

  成都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局水务处负责人表示,城市雨水通过地下管网排入河道。根据规划,天府三街、五街雨水应排入附近的栏杆堰河道。而当日栏杆堰河水满溢,以至于漫过排水口,雨水无法排走,河水还倒灌回街道,导致两地严重积水。

  7月3日,记者在栏杆堰河道看到,河道最窄处约3米宽,两岸是未经整治的土坡,一台挖掘机正在挖一条应急河道泄洪,避免河水淹没排水口。现场施工负责人、成都高新南区河道管护公司项目经理李强介绍,该区境内共有约100个雨水排水口通向栏杆堰河,只有天府三街、五街排水口所在河段未经整治。其他整治拓宽的河段,没有出现倒灌。

  建议

  注重城市排水系统性

  “不会让天府三街、五街再出现同样问题。”成都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局水务处负责人表示,从应急而言,目前已在拓宽狭窄河道;就长远而言,将进一步推动境内河道按照防洪标准整治拓宽,预计将在明年全面完成。

  “城市排水是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网口径只是一环,而非全部。”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康忠良认为,省内不少地区或都存在类似“大管网+小河道”的情况,这种失衡会严重影响排水体系整体性能的发挥。

  西南交大一位教授提出,有财力的城市新区应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让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就地或就近吸收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在干旱缺水时又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其每平方公里投资约1.5亿元。

  公开报道显示,去年成都高新区启动了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建成2个示范点,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建设。(记者熊筱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