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018-07-04 22:25:3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四川日报评论员

  协调发展不足,是制约四川高质量发展的一只“拦路虎”。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第一要务,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一事关四川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既是立足现实的重大考量,也是对历届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延续和提升,对于我们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接续奋斗和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区域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省最突出的问题。这个不足,既有不充分的问题,也有不平衡的问题,并突出表现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这种情况,是四川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也是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对此,我们必须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其成因,因势利导、有效转化,发挥特色、各展其长,以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定位、新视野、新谋划,有效破解四川省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

  从国内外一些地区走过的历程来看,城镇化率达到或超过50%以后,区域经济的空间形态将逐步迎来由“虹吸集聚”向“辐射扩散”发展的拐点。这是优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重要契机,在这个“窗口期”谋划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尤为重要。这次省委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就充分体现了优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战略考量。这个新战略,一方面把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主干”,目的是发挥好成都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和人才集聚度较高等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吸纳优质资源要素,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坚持把经济区和城市群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形成四川省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战略决策的背后,是对四川省情的再认识再深化,是对经济规律的遵循与把握,必将有利于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在错位发展中实现协同发展。

  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关键是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更好实现各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四川省综合实力。要做强“主干”,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多支”,积极培育更多经济增长极;强化统筹,大力促进“五区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各区域之间要积极推进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市场开放,统筹全省城市群布局、产业发展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生态功能布局,打造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新时代带来新机遇,新战略构建新格局。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眼全省“一盘棋”,谋划施工图、找准结合点,以真抓实干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