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夫妻照顾重病弃婴8年不离不弃 为救性命急寻养女亲生父母配型

2018-06-30 21:27: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6月29日上午,四川脐带血库,拿到查询结果,来自四川南充的何勇夫妇喜忧参半。

  查询结果显示,有5份4/6相合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或许可以给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女儿欢欢带来希望,但最好的结果,还是找到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

  “不是没找过……”从2015年欢欢病情加重后,何勇和妻子周海燕就带着她去中华骨髓库查询过,但一直没有结果。对此,何勇只有干着急——女儿是捡回来的,“要是我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随便抽。”

  如今,何勇夫妇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欢欢的亲生父母,“如果他们不愿露面,悄悄把同胞兄弟姐妹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给她用就可以。”

  8年前收养弃婴 查出患病不愿放弃

  2010年6月,在广安市人民医院,周海燕第一次见到了欢欢。“放在一个背篓里,瘦瘦黄黄的。”

  虽然如此,周海燕却把这个被遗弃的女婴当作是老天爷的馈赠。当时,她和何勇结婚4年多,一直没有生小孩。“看到她,就觉得圆满了。”为此,夫妻俩给女婴取名“何家欢”,寓意阖家美满幸福。

  然而,幸福的生活刚过了不到半年,何勇夫妇发现欢欢面色始终蜡黄,于是带她到医院做检查。在多地辗转求医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给出的结果让一家人大吃一惊:欢欢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

  这种病的治疗,一种是定期输血,直到生命结束,而最好的结果,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就在欢欢被查出患病后不久,周海燕发现自己怀孕了。有人劝她放弃养女,她沉默了一下,摇头,“她已经被亲生父母抛弃过一次了,我不想她再被抛弃一次。”

  对养女视如己出 亲生女儿都吃醋

  在此后的近8年时间里,周海燕和丈夫何勇,带着欢欢四处求医。听说济南有医院可以治疗这种病,两人不远千里跑去,结果却是被骗了5万多元。

  2015年,欢欢因病情引发脾脏增大,需要手术,而就在这时,何勇的肾脏也出现问题,手术摘除了一个肾。由于要照顾两个女儿,周海燕辞去了工作,一家就靠何勇开出租车赚点钱,“一个月收入三四千,输血和治疗费用加起来,差不多就没了。”

  每隔20天,欢欢就要输一次血。过去,她一见到穿白衣服的阿姨就大哭,而现在,她会很得意地告诉妈妈,“打针不痛。”为了节省开销,每次到成都来治疗,一家三口都选择晚上11点过的火车,然后又坐当天晚上11点过的那趟车回南充,累了,就在医院的椅子上休息一下。

  尽管如此,对于养女欢欢,夫妻俩也从未放弃过,甚至比自己的亲生女儿更上心。妹妹有的,姐姐也要有;两姐妹起争执,妹妹要让着姐姐;因为要带姐姐治病,妹妹更多的时间是由外婆带着……为此,妹妹常吃欢欢的醋,但她知道,姐姐身体不好,需要被照顾。

  希望找到亲生父母配型 让女儿成为正常的小学生

  一直输血也不是办法,想让欢欢像正常人一样,就必须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2015年,夫妻倆带着欢欢去中华骨髓库配过型,然而迟迟没有音讯。

  他们也曾通过公益组织,找到媒体,寻找过欢欢的亲生父母,希望用其父母或兄弟姊妹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然而,由于没有任何线索,找人如同大海捞针。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前不久,他们在公益组织的建议下,前往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脐带血是造血干细胞三大来源之一,他们想要碰碰运气。

  6月29日,一家人得到一个不错的消息:目前,已查到5份与欢欢4/6相合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不过,能否用得上,还要看医生的治疗方案。“最好的结果,是使用欢欢同胞兄弟姐妹的脐带血,联合同胞兄弟姐妹的骨髓进行移植。”工作人员说,“这种小救大的案例很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尽可能的帮助欢欢,在全国7个库查询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不是毫无希望。看着穿着红裙的女儿欢欢,围着自己跑来跑去,小辫子一甩一甩的,何勇深吸一口气,“希望通过媒体的帮助,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如果他们不愿意露面,悄悄地捐出造血干细胞就可以了,只要可以进行移植,我们卖掉房子都要把她治好。”今年9月,欢欢将和小自己一岁多的妹妹一起踏入校园,上小学一年级。“希望那时,她能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健健康康的。”周海燕说。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摄影 刘陈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