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今年成都将聚力打造3个核心商圈

2018-06-20 23:40: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青藏高原臂膀东延的尽头,岷江浩水滋润的沃野中央——成都,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年城建史的城市,是李白笔下“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锦绣之地”,是陆游笔下“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的“明珠之地”。

秦汉时期“列备五都”、隋唐时期“扬一益二”……历经鼎盛繁华的成都,在新的时代依然与时俱进、拔节生长。今年初,成都举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提出到2022年,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国际消费城市?从千年商都到国际消费城市,这场蝶变又要如何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成都又有哪些优势?日前,市商务委主任陈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阮青松教授做客《新天府会客厅》对此作了详细解读。

创新引领国际消费潮流

将成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陈麟认为,“国际消费城市就是具有辐射全球的消费集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创新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国际化都市。”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阮青松的认同,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国际消费城市是全球化持续发展、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产物,是能够吸引全球消费者的高度繁荣的消费市场。不仅是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强大的消费实现功能;更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具有高效的消费配置和带动功能;还是全球消费发展的风向标,具有突出的消费创新和引领功能。

成都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正当其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陈麟认为,成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不仅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更是成都转化城市发展动能,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的需要。他表示,“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可以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升级,引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而这些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对此,阮青松进一步分析指出,“国际消费城市也符合国家战略的要求。”他认为,“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将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之间再造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新的动力源,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能促进成都人才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创新发展要依靠优秀的人才。而追求美好生活品质也是很多人才择地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历史积淀厚消费基础好

国际知名品牌拥有量居全国第三

“成都的商业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陈麟介绍,西汉时期,成都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时期,成都就设有专门的蚕市、花市、药市等,更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到了元明清时期,春熙路等商业街区已经形成,汇聚了50余个全国知名的商号。他表示,“2300多年的商业史孕育了这座城市休闲之都、消费中心的深厚底蕴,塑造了成都生活的鲜明特质。”

阮青松认为,“商业一直是成都的特色及优势所在。”他以交子为例分析道,北宋时期,成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诞生意味着成都早在北宋时期就把‘信用’融进了商业发展中。不仅降低了商业交易的成本,更推动了商业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有此深厚的历史积淀,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能级不断提升,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巩固拓展。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3.5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全国第五。

不仅如此,据陈麟介绍,近年来,成都在中高端消费、便民消费、新兴消费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成都已经连续3年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是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零售企业最多的城市,国际知名品牌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三。而且,这座城市拥有4500余家品牌便利店,其中24小时便利店超过400家,已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便利店服务体系。同时,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在成都聚集,截至目前,落户成都的新零售品牌已超过20家。

消费便利时尚多元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如何打造国际消费城市?陈麟表示,成都将从优化供给、创新业态、深化改革、提升环境四个方面发力。“今年,我们将聚力打造核心商圈3个、特色商业步行街5个、社区生活场景10个,办好‘国际美食推广’‘国际时尚周’等特色活动,打响‘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品牌,加快集聚国际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

陈麟表示,“要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鼓励支持消费业态创新转型,引领发展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六种新形态。”同时,还要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争取先行先试推进优化消费税改革,完善离境退税政策,探索入境签证便利化措施,拓展消费金融服务功能,扩大特定品类进口商品备案制管理覆盖范围。

对此,阮青松认为,宏观的产业布局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消费升级。智慧化服务在为消费者带来真正便捷的同时,将加快成都消费中心的发展速度,符合国际消费城市的战略初衷。而营商环境的改善是整个消费服务业提升的基础。微观监管则是整个消费业持续发展并提升的关键。

发展的根本是以人为本,让市民生活更美好,则是城市建设的初衷。成都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城市居民又将会有怎样的获得感、幸福感?对此,陈麟表示,伴随着国际消费城市加快建设,城市居民消费将会更加舒心便利、更加时尚多元。通过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社区消费便利化、品质化程度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发挥自贸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国际消费便利度大大提升,“在成都、逛世界”将成为现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