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监测员+科技”防范地质灾害

2018-06-17 22:23: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成都6月16日电(记者陈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恶古乡恶古村村民登迫是人们眼中的防灾英雄。

  登迫是当地政府聘用的一名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不久前,一场泥石流从恶古村的一处山沟奔涌而下,约7000立方米泥石堆积物瞬间吞没了不少道路、耕地和房屋。正是因为登迫发现险情,恶古村村民及时撤离,才避免了危险区内74户482人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

  四川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目前四川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4万余处,威胁人口164万人。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许强说,造成四川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原因,一是四川地处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形成的地形急变带和活跃的地质构造带,二是强震后效应、极端气候等进一步加剧地质灾害。

  四川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建立起5万余人的地质灾害专职监测队伍,探索建立了“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有效避让机制。

  类似恶古村这样成功避险的案例还有不少。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胡涛介绍,本月刚刚公布的《2017年四川省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去年四川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56处,避免了1869人可能的因灾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33亿元。

  根据有关部门的分析研判,今年汛期,四川强对流极端天气出现概率可能高于往年。受此影响,局部地区出现洪涝、地质灾害可能性偏高。

  面对防灾形势,除了像登迫这样的监测员,科技手段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四川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发现了传统调查方式难以发现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837处,占新增隐患点总量的68.38%。四川还在2100处重点隐患点安装了位移变形监测仪、雨量计、地面裂缝报警器等自动化监测设备。

  记者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在灾害隐患识别方面,四川今年还将启动精细化调查,初步选定在龙门山断裂带、大渡河沿岸的16个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县,借助卫星遥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圈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再组织专业地勘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