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川籍台湾老兵后代与大陆亲人端午团聚

2018-06-16 22:01: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杨晨 摄影 邓景轩 刘开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多年以来,来自台湾的邹岱庭家中有这样一桩心愿——帮助爷爷邹绍云找到四川的亲人。

  1949年,老家位于四川仁寿县朱家桥的邹绍云随部队远赴台湾,其后结婚生子。1968年,邹绍云因病离世后,唯一的心愿,便是与故土亲人再见一面。

  为完成邹绍云的心愿,大女儿邹如敏曾3次亲历四川寻找,最后无功而返。靠着口口相传,孙女邹岱庭从长辈手中接下了这项任务。2018年3月15日,邹岱庭通过网络发布寻亲消息,在网络与热心民警的帮助下,仅过了一天时间,她便找到了远在成都和老家的亲人们。

  至此,三代人挂念近70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6月15日晚,邹岱庭一行4人到达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正式踏上了这场寻根之旅,等待他们的,是四川亲人们翘首以盼的热情欢迎。

  邹邵云长女邹如敏(左二)

  机场相见

  两岸亲人互述殷殷之情

  6月15日晚,双流机场内灯火通明,前来接机的邹燕蓉姐妹三人站在出口处,手握鲜花,眼睛紧紧追随每一位出来的乘客。按照辈分,邹燕蓉是邹绍云的侄孙女。此次她迎接的,除了与她同辈的邹岱庭外,还有2位姑姑和1位表妹。

  晚上10点过,台湾亲人终于出现在视野内,难掩激动之情,邹燕蓉很快迎了上去。紧紧握住大姑邹如敏的手,无需任何言语,两人就紧紧相拥在一起,而此刻,眼角早已湿润。

  明明从未见过,七人却仿佛相识已久。亲情,在眉眼顾盼间,也在浅浅的笑里。

  自邹燕蓉懂事之日起,父亲就曾告诉过她,她有一位长辈叫做邹绍云,年轻时到了台湾。因为手中无任何资料,对如何找到这位了无音讯的长辈,家人都对此不报希望。

  而从邹岱庭发布文章到获取老家亲人的信息,时间不超过2天,这些经历在邹燕蓉看来,堪比电影剧情:“从未想过事情能这么顺利。”

  时值端午佳节,面对远道而来的台湾亲人,邹燕蓉还准备了粽子:“有鲜肉粽,怕他们吃不惯,还特意准备了甜味粽。”而邹岱庭一行人,同样给四川亲人们准备了高粱酒、阿里山茶叶等当地特产作为伴手礼。

  更让人感动的是,此次返回仁寿家乡,邹如敏还带回了邹绍云的遗物——一件父亲穿过的衣物。“父亲的遗愿,就是回到家乡。”邹如敏告诉记者,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多年,她却希望能以这种方式,代替父亲重回故土,满足生前的愿望。

  跨越海峡,一家人70年后在成都相见

  不忘遗愿

  孝顺孙女接力寻亲任务

  近70年的光阴流转,足以让一个垂髫小儿成长为古稀老人,其中割舍不断的,是两岸血液里的血脉相连。

  邹岱庭介绍,约1949年,邹绍云随部队远赴台湾。在台湾期间,他与妻子育有两儿三女。1968年,邹绍云因病离世,当时两岸尚未开放交流,爷爷也遗憾未能重回四川,临走时留下心愿,期望后代能找到故土亲人。

  因为父亲的遗愿,在很多年前,大女儿邹如敏就有了前往四川寻亲的想法。根据遗留的信息,邹绍云的老家位于四川仁寿县朱家桥,在大陆最后留的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桂王桥东街51号。

  跟随旅行团来到成都后,邹如敏曾追至桂王桥东街,却发现原先的环境早已物是人非,此后的多次寻亲之旅也均是无功而返。

  几年前,大姑邹如敏将这项任务交给了邹岱庭,希望她能尝试寻找。“最开始通过网络发起提问,网友建议我到仁寿县当地询问。”可是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就将这个计划搁置了。今年3月,邹岱庭意外得知大陆有“两岸寻亲”的网络平台,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帮助找寻老家亲人。

  3月15日,邹岱庭将文章发出后不到一天,就有网友陆续提供成都亲人的信息。另一方面,当地的热心民警隋永辉,在公安系统的协助查找下,成功找到了邹绍云在仁寿老家的亲人。

  据了解,邹绍云的侄儿邹国良,目前居住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青冈县盘龙村。在获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邹国良的儿女便将这个好消息转告了父亲。由此,失散近70年的两地亲人终于重新建立了联系。

  端午团聚

  老家亲人准备横幅与宴席

  15日下午,在盘龙村邹国良家中,虽然距离第二天的见面还有半天时间,但这个朴实的农村小院已然开始忙碌起来。

  砖头搭起的土灶上,滚滚热油正在沸腾,另一边,请来的帮工正紧锣密鼓的准备明天的坝坝宴食材。除此以外,邹国良还托人准备了横幅和彩旗挂在大门口,用来欢迎即将到来的台湾亲人们。

  “准备的都是农村中坝坝宴的家常菜。”面对记者的询问,邹国良爽朗的大笑几声,对明天的见面有着说不出的期待。根据行程安排,邹岱庭一行将在16日上午到达仁寿县,与亲人拉家常并寻根祭祖。

  显然,对待这场期待已久的会面,两方都显得期待满满。

  邹岱庭告诉记者,他们从4月初就决定了这场探亲之旅,“其实应该更早些,但由于奶奶(邹绍云妻子)已98岁高龄,需要先将她安顿好,才延后了两个月。”从请假到订机票,整个过程可谓是一气呵成。

  奔波了一整天,邹岱庭等台湾亲人到达成都后,随即入住了周边酒店。16号清晨,10余位来自仁寿县老家亲人将与他们相聚,一同踏上这场端午假期的寻根祭祖之旅。

  不再抱憾

  两岸多领域交流推动寻亲路

  在历史的洪流里,他们是不得不漂泊远航的一叶扁舟,最怕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远方。

  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通信交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峡对岸的亲人开启了他们漫漫寻亲路。

  幸运的如现今已年过九旬的胡定远,2017年通过网络寻亲平台找到了四川泸州的亲人。而更多的,就如祖籍南充、1949年赴台的秦光全一样,抱憾离世。但也在其儿子秦钰勋到四川寻找投资机会的机缘巧合下,意外寻到了“根”。

  其实,从1987年开放探亲后,不少赴台老兵踏上了归途。而且探亲潮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两岸关系的破冰与回暖以及“大三通”(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实现。

  现如今,两岸互动越来越频繁,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深入,再加上信息技术优势,依靠互联网技术精准推送寻亲信息,通过准确定位寻亲者故乡的地点,并把寻亲消息准确推送给该地点附近的平台用户,快速有效撒开寻亲大网,让寻根不再难。

  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像邹岱庭这样的“寻根”人,他们是寻根的生力军,也是“两岸一家亲”的见证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