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庆“足球祖祖”已满100岁 球龄和世界杯历史一样长

2018-06-16 21:55: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34年,重庆市立初级中学球场,曹越华在踢球。

  ▲1939年,复旦大学足球队参加支持抗战前线捐赠义赛后合影。(红圈处为曹越华)

   今年6月1日弹子石老街开街,曹越华老人前去游玩。(家属供图)

  ▲老年时期的曹越华坚持运动

  昨晚,东道主俄罗斯与亚洲球队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比赛打响,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拉开帷幕。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引得全世界球迷翘首以盼,曹越华或许是罕见的上百岁的足球参与者。

  他被人尊称为“重庆足球祖祖”,他的故事,和世界杯有关。他从1930年开始踢球,球龄正好与世界杯历史一样长。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彭光瑞 实习生 汪晋朵/文 任君/翻拍图

  踢毽到踢球

  昨日下午,璧山区一所老年养护中心里,100岁的曹越华接到了儿子的电话,除了家长里短的问候,电话那头儿子特意提醒了他,当天是世界杯的开幕日。

  “真的啊,我要看!”说话已经不那么利索的曹越华有些激动,因为自从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有了世界杯的电视转播后,曹越华就是每一届比赛的铁杆球迷,直到几年前他因病身体大不如前,家里人才禁止他长时间看球和熬夜。

  “足球是我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多年前,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慢新闻爆料热线:966988;邮箱:3159339320@qq.com)第一次见到曹越华时,他还是重庆市老年足球队的主力队员。当天,他兴致勃勃地秀起了球技:一个花式踩球动作让皮球弹起来,再用肩膀、膝盖随意颠球取乐,随后用头将球高高顶起,回身一记抽射,皮球炮弹一般飞向墙壁。当时,这样的玩法,他已经练习了几十年。

  曹越华1918年出生在川东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教师。童年时,他性格内向,偏爱女孩子的游戏——踢毽。但不久,他竟将踢毽玩出了门道,毽子一出,他能左右开弓、前后挑钩,一口气连续踢上几百个,就连一起玩耍的女孩们都望尘莫及。

  12岁时,曹越华进城来到了父亲教书的川东师范学校(现在的市文化宫内)就读附小,因为学校有足球队,他被教练选中了,开始足球生涯。那时,他和中国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足球为何物。直到多年以后,他才从资料中看到,当年(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

  “亚洲球王”弟子

  “‘永’字牌皮球于我的记忆,就好像可乐、冰棍于80后一代一样。”小学时的足球生涯,让曹越华记忆深刻。他回忆说,体育老师陈代忠见他的踢毽技艺高超,认为他是个足球苗子,就让他参加了校队。

  后来,曹越华进入市立初级中学(现在的重庆一中),成为了足球校队的中锋。重庆开埠通商后,沿江码头驻扎了外国军舰。因为足球是舶来品,中学校队的主要对手就是这些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军人。

  曹越华印象最深的是和法国“福尔卡”号等外国军舰的水兵捉对厮杀。虽然外国水兵人高马大,中国学生很难与他们进行身体对抗。但他们动作相对笨拙,中国学生能依靠小巧、敏捷、速度快的优势反击。几次比赛下来,结果居然是胜多负少。

  回忆当时的场景,曹越华调侃道:“每次看到国足被欧美强队打得找不到北,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咱们其实并不比别人差!”

  1935年,曹越华进入重庆求精中学,依然是学校足球队的中锋。1938年,他考上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抗战时复旦大学迁到重庆),投入了曾有“亚洲球王”李惠堂任名誉教练、中华足球运动会甲组冠军的复旦大学足球队,仍是担任中锋,算得上李惠堂的弟子,那年他刚好20岁。

  与史迪威聊足球哲学

  1943年初,曹越华即将从复旦大学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盟军中印缅战区反攻的需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来校征召英语译员,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推荐他前往应聘,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他就乘坐军用飞机去了昆明。

  9月下旬,曹越华随同师长唐守智会见了前来阵地视察的中印缅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并担任翻译。正是那一次会面,他与史迪威将军有了短暂的交谈机会。

  得知曹越华喜爱足球,史迪威说自己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农场主的家庭,从小爱好体育运动,17岁考入美国西点军事学校,荣获过优秀足球运动员的称号。但现在,他处于人类最残酷血腥的战争当中,相同的是,战争与足球都是智慧较量、力量对比,但不同的是战争以人的生命为代价进行运作!眼前,就是要学会在战争中运球,去争取破门的胜利。曹越华被史迪威将军这段对战争和足球哲学理解所折服,这一席话留在了他一生的记忆中。

  80岁过人射门

  抗战结束后,曹越华重回重庆,又回到了他喜爱的球场。1946年,他加盟了由宋庆龄筹建的东平足球队,队友中就有鄂伯尔——后来成为了国家足球队第一任守门员。

  1958年曹越华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二届运动会。当时,他已接近40岁“高龄”,正是在此时期,他获得了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的称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曹越华把足球踢进了“银发时代”。当年的伙伴组织了重庆老年红旗足球队(后来改为重庆市老年足球队),主要与重庆各学校的学生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交流。1984年四川省女子足球队参加全国大连赛区六战六捷夺冠后,主教练姚明福(原国家足球队主力队员姚夏父亲)曾致专函对重庆市老年足球队表示感谢。

  后来,曹越华和老年足球队提出筹办中国老年足球比赛,促成了1988年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足球元老赛,20年来该赛事规模越来越大,到今天成为举办近20届的中国友好城市老年足球邀请赛。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年过八旬的曹越华仍然每周固定运动。每一次训练,压腿、踢挑、颠球、射门,甚至带球过人依然是驾轻就熟的路子。

  1999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足球之夜》杂志对曹越华评价:“常有豪气干云的球迷,声称是‘超级铁杆’、‘绝对资深’,其实他们还嫩,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曹越华,一个81岁高龄还驰骋在绿茵场上带球踢过千禧年的世纪球迷。”

  90岁以后,因为身体原因,曹越华踢球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每逢国内国外的大型足球比赛,曹越华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守在电视机前呐喊。

  “父亲或许已经没法再完整地看完一场球赛。”儿子曹庞沛说,父亲之所以高寿,和踢球有很大的关系,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生命在于运动”。不过,今年父亲已是年过期颐的老人,毕竟岁月不饶人。这个世界杯的“球赛预告”,作为儿子必须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因为,这是他一辈子的爱好。

  “几点开始,在哪个国家打球?”听到足球,曹越华老人依然精神头十足,格外兴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