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省人民医院完成世界首例骨科手术

2018-06-12 22:51: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人民网成都6月11日电(朱虹)今年5 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胡豇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寰枢椎解剖变异患者的枢椎椎体骨折的治疗。

据悉,患者因车祸伤导致颈椎外伤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急诊颈椎 CT 提示枢椎椎体骨折,患者右上肢感觉减退伴肌力减弱,诊断为“枢椎骨折伴不全瘫”,属于骨科最危重的外伤之一,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否则病情随时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在术前准备时,测量 CT 发现患者寰枢椎发育异常,椎弓根置钉位置宽度最狭窄处只有 3.5mm。而目前可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直径最小也为 3.5mm,意味着手术操作不能有丝毫误差,即使全程C 臂透视操作也无法完全保证手术安全。枢椎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力学性能要求,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中枢神经,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专家,此区域手术仍然风险极高。寰枢椎如果存在解剖变异,将进一步增加手术难度,许多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疗而逐渐发展到瘫痪甚至死亡。鉴于患者病情特殊,经过骨科专家讨论,认为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完成手术。

记者了解到,胡豇主任团队对手术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计划。5 月 28 日,患者全麻显效后完成早已经过模拟和计划好的体位摆放,进行 3DC 臂扫描后将图像信息传输到骨科手术机器人主机中,规划精准手术路径,确定进针位置和角度,实现三位空间的精确定位。天玑机械臂灵动准确地移动到手术操作位置,医生按照机器人导向置入导针,确定椎弓根螺钉的通道,再次通过 C 臂确认无误后置入螺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当天患者即感患肢症状缓解,术后复查 CT 显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无误。

据悉,此前,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团队完成了首例寰枢关节突螺钉手术,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此例手术相比,手术方式不同,所用材料也有差异。

随着交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加,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长,幸运的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难度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骨科智能系统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给患者带来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相关链接——

骨科手术无法直视术野,更像是在一个坚硬的暗箱内操作,需要深层三维空间的精确定位。以达芬奇为代表的医疗机器人,骨科手术用不上。

“天玑”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实现了2D与3D图像精确配准、机器人随动算法、机器人力反馈安全控制算法、综合避障算法,在机器人控制、患者实时跟踪和路径自动补偿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精准定位误差达到0.8毫米。

“中国造”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科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可填补多项手术机器人的国际空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