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邛崃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迎客

2018-05-21 21:16: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环境优美的邛崃考古遗址公园。

  5月18日一大早,家住邛崃的王女士就拿着前两天在网上预约的门票,和几个朋友相约前往邛崃考古遗址公园。“听说可以免费看省油灯、临邛杯等文物,还可以购买邛酒、邛茶、邛竹等文创产品。”王女士介绍,自己是一名资深邛窑迷,这是一场不能错过的盛会。

  陶艺制作。

  是什么盛会勾起了王女士的兴趣?原来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邛崃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迎客。游客不仅可以在龙窑遗址、唐代民居遗址、临邛市集馆、邛崃文化展等重要点位领略千年遗址风采,还可以逛创意集市,参与多元互动体验,观赏丰富多彩的文创演艺。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邛窑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此次正式开园迎客,不仅能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千年邛窑风采,还意味着这里将建成邛崃的会客厅、天府文化新名片、南方丝绸之路新亮点。

  邛窑韩陶村。

  跟大师学艺游客能享受多元化体验

  走进邛崃考古遗址公园,古色古香的路灯、川西风格的木质民居与周围的树木花草融为一体,显得十分静谧。

  9点刚过,29岁的许一淼照常来到园内大师工作站及国际交流中心,开始跟着老师学习陶艺制作。2017年,他来到这里成了一名学徒。“之前一直对陶艺制作感兴趣,听说这里可以跟着专业老师一起学习,我就果断决定过来了。”许一淼回忆,刚开始练习陶艺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手法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到位,他经常花一天的时间也不能完成一个成型的陶艺作品。于是每天下班后,他就继续呆在工作室里练习,常常一练就到晚上九、十点钟,“没办法,手艺这个东西就是需要时间去磨。”

  如今,许一淼已经能熟练地完成一个成型的陶艺。“以前花一天的时间都不能完成,现在三十几秒作品就能成型了。”许一淼说,这一切都离不开李老师的指导。

  他口中的李老师,就是邛窑大师工作站执行主持李清泉。李清泉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学习、体验传统邛窑工艺,他们还有机会获得国际大师的指导。

  开园后,游客会像许一淼一样,不仅能在园内参观到珍品,还能亲自体验学习传统工艺品制作。

  “在邛窑遗址公园,游客可参与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多元化体验。”邛窑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游客不仅可以在创作工坊体验亲手拉坯,在新邛窑和专业师傅一起参与烧窑、制窑等流程,还可以等制窑过程中,品尝“创咖啡”、入住特色民宿。

  开园当天,在示范区文创集市和农创集市会,来自邛崃各镇乡(街道)的特色农产品和邛酒、邛茶、邛竹等文创产品在两个集市展示出售。“我们正在把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打造成共创共享的大平台,让游客、创客、专家、艺术家都参与进来。”公园相关负责人说。

  陶瓷产品。

  “移动的邛窑”进入城市人的生活

  “原来这个就是传说中的省油灯和‘邛三彩’”、“龙窑遗址比我想象的霸气”……开园当天,公园内的点位及展出的珍品都引起游客的好奇。

  刚到新邛窑,大家被一个依托传统龙窑和馒头窑的造型吸引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新邛窑结合现代柴烧和传统柴窑的特点,是一座长12米,采用4个密室,在传统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造的柴烧窑,由韩国的郑东熏教授主持,中、韩、英三国的30余位陶艺专家共同参与设计、建设。

  郑东熏介绍,来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建柴烧窑,是想在这里探寻邛窑古老的烧制技术,并进行陶瓷制作和技艺传授工作。“希望更多青少年加入进来,传承传统技艺。”

  园内的“天府少年派”也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这是一个由年轻人共创共享的创新创业平台,整个项目由12个集装箱打造而成,包含了邮局咖啡、邛窑文创卖场、儿童画廊、音乐广场、观影室等多个功能区。

  如今,这里成为邛窑开园后参观者不容错过的一个点位。李清泉介绍,年轻、阳光、向上的生活理念正在这里显现,未来“移动的邛窑”将走进城市人的生活。“你喝的咖啡,拉花就是邛三彩。你吃的冰淇淋,是省油灯的造型。”

  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占地面积300亩,共有窑包14处,通过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创开发对其进行本体保护,正在释放千年邛窑的新魅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越来越多的大师选择在邛窑驻留。省非遗项目邛陶烧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何平扬老师和他儿子何丹,下个月就会将工作室搬到园内。“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让更多的人传承邛窑工艺流程和技艺。”

  为了让大师们能安心创作,园内将原有民居改建成了驻留大师的居住院落。据介绍,示范区内居住的驻留大师多为“候鸟式”,当有艺术项目和活动时,他们就在这里周期性居住,当艺术家们离开时,这些院落又成为对外开放的艺术民宿,接待游客入住。

  精美的邛窑。

  培育邛窑文化核心IP加速构建产业生态圈

  如今,邛窑考古遗址公园顺利完成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工作,已成立邛窑大师工作站、师徒制文创培训学校、文博创意研发中心等“一站四中心”,成功引进1个国家级大师团队,28位知名大师和11家社会机构入驻。

  据了解,目前邛窑正与川大合作,研究复原汉代临邛冶铁技术,引入现代铁艺文创,打造邛崃特色文创产品;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合作,成立邛窑文创研发中心;引进韩国郑东熏教授入驻示范区,参与陶瓷教学和研究,组织参与国际交流。

  李清泉介绍,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将在周边地区打造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该产业示范区将以邛窑陶瓷文化为本体,重现邛窑的五朵金花——邛三彩、青瓷、窑变、捏塑和白瓷。同时,延伸邛窑文化元素,打造文创休闲产品。

  “以临邛展馆中陈列的文物省油灯为例,我们可以把这个文化符号打造为餐具、文化衫等创意产品,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历史文物的意义”。

  未来,依托邛窑遗址,邛崃市将按照“一个遗址公园、三大文博产业”总体思路,深耕南方丝绸之路文化,凸显邛窑文化元素,培育邛窑文化核心IP,大力发展文博文创+产业,着力形成以文博休闲、文化旅游、文创设计为主导的“成都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产业集群。(见习记者杨金祝记者雷远东摄影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