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就是汶川

2018-05-12 21:10: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果不是那场大地震

  汶川在不少人心中

  或许还只是一个陌生的音节

  10年前

  支离破碎的大山满目疮痍的城市

  成了汶川最深刻印记

  

  除了“震”

  汶川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美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县城。(5月1日 新华社薛玉斌 摄)

 

  震前的汶川。

  一·行政区划

  汶川县

  位于四川省的西北部

  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

  下辖8镇4乡

  状如“锦鲤”

  如果从省会成都画一条线与九寨相连

  汶川,就在这条线上

  转发这条“锦鲤”。(图片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新旧汶川

  汶川很新

  这个曾遍地废墟的地震重灾区

  以新汶川的姿态重回人们的视野

  风雨兼程,百折不挠

  汶川县的民居。(5月1日 新华社薛玉斌 摄)

  汶川县城夜景。

  汶川很老

  老到早在刘玄德重建“蜀汉”时

  它的名字就已存在多年

  神禹灵地,文明古老

  龙溪乡东门羌碉。

 

  三·历史传说

炎帝以医药永民命,万世享其寿,故称神农。

禹以治水振民生,万世享其利,故称神禹。

——【明】王舜卿

  岷江上游,古称神禹之邦

  治水的上古英雄

  从这里呱呱坠地

  汶川,是大禹的故乡

  在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

  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刳儿坪。意为禹母剖腹生禹的大坪坝。

  禹碑岭的吞碑古树。相传,这棵古树为保护刻有大禹功绩的石碑,将石碑包裹了起来。

  龙溪乡东门寨。

  “岷山起凤,汶水腾蛟。”

  北宋范仲淹的诗句

  是汶川悠久灿烂文化的真实写照

  震前三国姜维城点将台。姜维城,又叫古城坪,自西汉在此设置汶山郡,汶川正式纳入中央集权的管辖。

  坍塌的三国姜维城点将台。从姜维城地面到地下,保留着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历史文物,反映了五六千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明发展的水准。

  明代威州城。

  不管是上古大禹治水

  还是今天的抗震救灾

  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的底气和力量

  羌寨丰收景象。

  地震后,为了产业重建和抢救民族文化,羌族百姓通过学习羌绣等传统技艺,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再就业。

 

  四·地理风光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杜甫 《登楼》

  卧龙邓生沟夏景。

  《说文解字》有云:川,贯穿通流水也

  以“川”为名的地方

  风光都不会差

  岷江,群山环抱,浮鸥若舫

  龙池,风雨润泽,深山明珠

  玉垒山,凛然耸立,危奇险峻

  龙溪龙池。龙池,又称海子,是古代冰川消融后形成的冰蚀湖或冰碛湖。

  巴朗雪山。

  纵横河道

  高山峡谷

  见证亿万年来的四季交替

  地震虽然让山峰变了形

  让河流改了道

  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会重新雕琢出美丽的风景

 

  五·羌族风情

  羌人祭祀活动。

  羌,一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甲骨文字记录之前

  羌族文明就在中国西部延展

  布瓦寨。

  羌族竞技活动:推杆。

  羌族火塘。

  吹奏羌笛。

  汶川

  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

  羌族文化

  在释比唱经中

  代代相传

  羊皮鼓舞队。

  制作羊皮鼓的释比。释比是羌族文化的传承者,释比唱经是羌族的百科全书。在汶川,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释比。

 

  六·特色饮食

  民以食为天

  在汶川

  有你想的到的

  和想不到的舌尖惊喜

  豆花牛柳。

  洋芋糍粑。

  羌族特色美食。

  甜樱桃。

  香杏子。

 

  七·熊猫故乡

  10年前

  一张“熊猫抱腿照”

  触动了不少人内心的软肋

  抢救大熊猫。

  汶川

  大熊猫的故乡

  “盘朵”——

  白老熊的羌语音译

  Panda——

  风靡世界的“明星”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地震遗址。

  卧龙镇。

  1916年

  世界上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在这里捕获

  19年后

  世界上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在这里放归

  卧龙熊猫家园。

  “只能拍出黑白证件照”的萌物

  从这里走向世界

 

  八·结尾

  汶川的美

  在山水之间,在古寨之上

  在千年文明的传唱里

  威州镇避灾广场。

  汶川的美

  也在众志成城,在砥砺前行

  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中

  汶川县映秀镇场镇。(新华社薛玉斌 摄)

  曾经百废待兴的大地上

  重建起了美丽新家园

  无情的地震带来的伤痛

  被幸福生活所替代

  汶川县映秀镇,村民杨云刚在自己开办的饭店工作。(2月12日 新华社薛玉斌 摄)

 

  身着羌族服饰的女孩与汶川特产樱桃。

  夜幕下的新县城,灯火辉煌

  如浴火的凤凰,欲振翅天际

  这就是汶川

  地震之外,不一样的汶川

  (吴晓/文;部分照片为余耀明、徐献、班翔、司金陵、陈华清、杨国庆、余永清拍摄;原图提供:汶川县委宣传部、汶川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歌曲《家园》词曲:侯致祥 演唱:群星 新华网四川有限公司 成都筑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