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0年前汶川震区的男孩长大了!

2018-05-12 21:02: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冯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战士,汶川地震中深受救灾部队鼓舞,立志从军。

上学路上的火把,

溪流中的小鱼虾,

操场边的湿泥巴,

曾经的美好记忆。

这个四川羌寨少年本以为,

会一直这样无忧无虑长大。

山崩地裂,突如其来,

天人永隔,生死一瞬。

老师和同学被压在教学楼废墟下,

死里逃生的他仿佛一夜之间长大。

信号隔绝,道路不通,

偏远的家乡水尽粮绝。

他紧紧抱住颤抖的母亲,

一遍遍听着温柔的宽慰。

“国家不会不管我们,

一定有人来救我们。”

是的,子弟兵来了!

他们徒步送来食物,

却舍不得吃一口热饭;

他们合力搭起帐篷,

却背靠背坐地上休息;

他们夜以继日刨挖,

却没察觉已满手血泡。

眼前的这一切,

少年冯维看在眼里,

并记在心里。

小时候他曾说,

军人手握钢枪最神气;

14岁的他发现,

原来满身灰土是真情。

从劫后余生的少年,

到铁骨铮铮的战士。

震后五年,他披上戎装,

成为理想中的军人模样。

“新青年”第19期

邀请解放军战士

冯维

聊聊他的心路历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冯维,今年24岁,是一名解放军战士。

  我出生在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的一个羌寨里。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在放学路上溜到河谷里去抓鱼,玩得满头大汗才回家。那时的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直到十年前的一天,一切都改变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正在教室里上课,忽然间,感觉到一阵剧烈的晃动。老师大喊:“快跑!地震了!”同学们都向外跑去,楼道顿时里挤满了人。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从教室的窗台跳向了窗外的大树,那棵树有十多米高,当我攀着它回到地面时,身后的教学楼已经塌了。

  那一瞬间,我的世界里只有哭喊声和漫天的尘土。我无法睁开眼睛,也无法呼吸。头天还在一起玩的小伙伴被压在了废墟下,上午还在给我上课的老师满脸是血。山上不断有落石滚下,我仿佛站在一个不断晃动的簸箕里。年少的我以为,那就是世界末日。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村里的房子大部分都塌了。震后第一夜,晚上余震不断,我们在樱桃树下搭了一个帐篷,妈妈抱着我和妹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不停地安慰我们:“不要怕,国家不会丢下我们,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妈妈说的没错,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解放军来了。

  我们村离北川县城有15公里,地震把路都切断了。就在村里快要弹尽粮绝的时候,是解放军徒步把食物和水送了进来。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方便面,感觉真是人间美味。还有火腿肠,我一口气吃掉了好多根。

  地震摧毁了学校和家园,是解放军把我们救了出来。余震不断的时候,解放军冒着危险,把我家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抢救出来。他们为我们搭起救灾帐篷,自己却只能坐在地上背靠背地休息。妈妈给他们送去热水热饭,他们却说部队有规定,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地震夺走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但也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长大要当解放军”是许多男孩心中的梦想,在我14岁那年,这个梦想因为劫后余生变得更加坚定。

  2013年7月,我19岁,得知某集团军到北川征兵时,我立刻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我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我很幸运,刚进部队就进入了特战旅。小时候觉得特种兵很风光,但是真正开始魔鬼训练后,我才知道,所有的风光都是用汗水和疼痛换来的。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5点起床跑步。为了获得更多的训练机会,凌晨3点钟我就跑去10米抓绳的地方占位置。半年里,我磨破了3双胶鞋,用坏了两对护腿板。

  在特战旅的日子里,最挑战勇气的还是跳伞。还记得第一次上飞机跳伞,我特别紧张。还没来得及反应,伞开了。我想起了那些离开的老师和同学,他们一定在离我很近的地方,如果看到这一幕,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

  2015年,部队选拔人员参加“9·3大阅兵”,经过层层筛选,我进入了集训队。为了练习踢正步,脚的高度,我每天对着墙练,一不小心脚趾就会踢到墙,疼得人龇牙咧嘴。

  站军姿是最痛苦的事情,每天站4个小时一动不动,我的最高记录保持是保持4分钟不眨眼。但是换来的代价却是泪流满面,眼睛血红。两个月训练下来,我的小腿踢得毛细血管破裂,现在也能明显看见皮下的淤痕。

  别人问我为什么能对自己这么狠。我想,正是因为我是从地震灾区走出来的孩子,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所以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更加渴望让青春在更有意义的地方绽放。

  2015年9月3日,我站在“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中接受检阅,当我在天安门广场高声喊出“为人民服务”的时候,脑海里又出现了地震时的一幕幕。那一刻,我的眼眶有点发热。我真正体会到,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地震中惊慌失措的男孩,而是可以手握钢枪保卫祖国和人民的战士。

  过去的十年,老家的乡亲们早已重拾生活,老家变成了一个有着浓郁羌族风情的旅游景点,我们家也尝到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甜头。

  而我选择在离它千里之外的地方,做一个解放军战士,去远远守望它。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岁月静好,总需要有人负重前行,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地震在我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但它没有夺走我坚强的生命,因此,我的余生不惧怕任何困难。

  十年前是党和国家救我们于危难之间,如今我将以全部的青春和热血报答这份恩情。

我是新青年冯维。

特战旅里魔鬼训练,

阅兵营中百炼成钢。

出国比武载誉而归,

壮志男儿挺起胸膛。

“我是灾区出来的孩子,

更懂得生命的含义。”

10年前,我们生死不离;

10年后,这里生生不息。

以一身戎装许国家,

让青春在军营怒放。

新青年,一诺千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