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出台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 今后早市晚市周末集市不算无证无照经营

2018-04-28 23:17:3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赶集需要办照吗?社区摆摊给群众修个鞋,缝件袄需要办照吗?无证无照卖烧烤的路边摊该由哪个部门管?……

  在近日正式“出炉”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这些问题一一有了解答。

  新出台的《实施意见》有何亮点?昨(27)日,成都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分局局长黄维新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对此进行了解答。

  关注点1

  谁能经营?

  小区门口缝纫、理发等谋生性营业

 

  无须办理证照即可经营

  “原《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不属于无照经营行为。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有关‘农民’的身份限制以及‘自产生产方式的限制,阻碍了城镇居民创业、就业。”黄维新告诉记者,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由各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功能为要、便民为上、规范管理、安全有序”的原则,在不影响安全、交通、市容环保、市民生活等情况下,结合当地的具体需要、条件和情况,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布局和城市管理实际,采取先行试点、再复制推广的方式,设立无须办理证照即可经营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的早市、晚市、周末集市或季节性市场。

  不一而足的是,《实施意见》还支持个人利用自己技能在居民小区或其他人口密集区域附近固定场所,为社区群众提供缝纫、理发、修理、保洁等依法无须取得证照的便民劳务服务,帮扶弱势群体谋生创业,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也为广大群众创造了更平等的创业机会和更大的创新空间。

  关注点2

  谁来管?

  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

  “老大难”问题以后归城管管

  “原《取缔办法》中无证无照查处职责区分不明确的监管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商事制度改革和营造宽松创业创新环境的需求。《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属地负责,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黄维新表示,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实施意见》厘清了各部门对无证经营、无照经营的查处职责。

  无证经营和无照经营有何区别?记者了解到,无证经营,指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审批从事经营活动,包括三种情形:一是无证有照,指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但未依法取得许可审批而从事经营活动;二是无证无照,指经营者在应当取得许可审批的领域,未取得许可审批且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而从事经营活动;三是无证无须照,指无须取得营业执照的行业未依法取得许可审批而从事经营活动。无照经营,指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无须依法取得许可审批的经营活动。

  “过去无证经营的,许可审批部门可以管,行业主管部门可以管,工商部门也可以管。职责的交叉很容易形成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给监管工作带来难度。”黄维新强调,现在,《实施意见》对这些情况都做了明确:凡是无证经营的,均由相关许可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查处,涉及多个许可审批部门,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查处,对无照经营的,由工商部门负责查处“,确保‘事有人管’。而过去如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的老大难问题,这次也做了明确,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查处。

  关注点3

  如何处罚?

  包容性监管 无证、无照经营

  处罚额度三档变两档

  “新法坚持‘放管结合’,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包容性监管,将原《取缔办法》中对查封、扣押的设备、工具、财物等可以予以没收和对无照经营行为予以取缔的规定都取消了,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监管环境。”黄维新表示,《实施意见》明确,宣传引导、信用承诺、行政提示、行政约谈、行政告诫等柔性执法将成为主要监管方式,目的是积极引导无证无照经营者依法办理相关手续,规范经营行为。但是对于拒不改正或社会危害严重的,特别是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大幅降低了对无照经营者的罚款处罚标准。原《取缔办法》不区分无证无照,根据情节罚款分为2万元、20万元、50万元三个档次。新规进行了区分,从事无证经营的,查处部门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对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明知属于无照经营而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关注点4

  怎么监管?

  引入信用监管

  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不要以为罚款额度小了,无证无照经营的‘违规成本’就小了,新规引入了信用监管,对从事无证无照经营的市场主体,查处部门负责记入信用记录”,黄维新表示,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规定,对企事业单位无证经营的严重失信行为,在记入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的同时,记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个人信用记录,相关信息将依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成都信用网予以公示。对存在无证无照经营不良信用记录的失信主体,在市场准入、任职资格、获得荣誉、资质评定、投融资、工程招投标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格局。

  “这些新的监管方法,改革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罚款行政’‘简单执法’等问题,对形成互信互谅的新型‘政府-市场’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黄维新说。

  《实施意见》还进一步拓宽了投诉举报渠道,按照规定,除12345和12315热线举报电话和网络理政平台外,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还将畅通其他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无证无照经营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并安排人员受理举报,依法予以处理。黄维新告诉记者,下一步市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还将动态发布监管请单,落实监管事项和问责追责制度等。(记者 李彦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