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方两次突袭 抓547人背后……
2018-04-25 21:55:1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抓获嫌犯
▲4月2号抓获的嫌疑人交代自己的各种密码
▲加班间隙的谷毅
2月18日,大年初三,甘肃省武山县杨某因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巨额债务,绝望之下亲手杀害自己3个孩子。
4月2号上午10点多,重庆时代天街一栋写字楼里,覃佑承松了一口气。20多分钟前,50多位便衣民警突袭圣宝元网络科技公司。没有影视套路里的拼死顽抗,十几个嫌疑人都是青春鲜嫩的脸,20多分钟前都还是格子间里的高科技人才,现在都安安静静,沿墙一排抱头蹲下,指认电脑,告知各种密码。
与此同时,重庆九龙坡、巴南、开州、江北、沙坪坝、永川、巫溪,四川达州、遂宁,陕西西安多地警方统一行动,共抓获嫌疑人94人。加上1月已抓捕的453人,专案在这一天最后收网。
这是重庆首例从蛛网密布的网络赌博终端入手,追溯源头,打击提供技术支持的网络黑产犯罪团伙案件,覃佑承是主办侦查员。他是网警。
三台电脑
网警是个什么警?
重庆网安总队的大门背对主干道,朝向中庭,路过的人看不到。覃佑承是案件查处支队网警,跟传统的侦查员一样侦破、抓捕,只是前期战场在网络。
每个人桌上都是三台电脑,标准配置,互联网、公安内网、网警专用网。从走廊过去,全是闪着亮光的显示屏,蓝光幽幽,一声咳嗽都能惊扰一层楼。屏幕里面激战正酣,静水深流。
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或者犯罪勾连很多,诈骗、赌博、黑客攻击、非法金融活动等等,还有越来越多站在科技肩膀上的新型不劳而获。网络是有痕迹的,哪怕服务器架在银河系,顺着这些痕迹往上游追,就是覃佑承要做的事情。
举个例子。比如普通人手机常收到的木马链接:你在××网上被3个人列为暗恋对象(也可以替换成同学会相册已经整理好),请点击查看。链接是个木马,你点一下就中毒,对方的邮箱马上获取4样东西:你手机的通讯录、手机号、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然后,转走你银行卡的钱,验证码自动发往木马的邮箱,而你的手机被屏蔽,根本收不到银行任何提示信息。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银行卡在自己身上,钱飞了,而你毫无察觉。
为增强隐蔽性,对方会批量注册几十上百邮箱,用各种真的假的身份证申请大量银行卡,不停转账,反复倒腾。警方需要一个一个倒追,反编译,查源代码,从代码里找出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只要踩到尾巴就跑不掉,迟早。”覃佑承大学读的中国刑警学院计算机犯罪侦查系,这是老师教给他的第一课。
互联网的知识更新频率是以天计,覃佑承毕业第一年回学校,老师问他,学校教的东西在工作中有用吗?他说:没用。几年后,他改口了:有用。“这个专业真正教给人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顺向的互联网思维,是逆向的。你面对的不是科技,是人,是人就会现出原形。”
怎么打回原形?他的手机上下了个航旅纵横,记录着这几年他飞来飞去的航线痕迹,以重庆为中心点,航线四面八方,像开在空中的礼花。这些都是调查和抓捕的路。
一张蛛网图
据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的信息,截至去年底,全国有23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传统盗抢骗犯罪重点地区挂牌整治,比如海南某州(机票改签诈骗)、广西某县(福彩体彩中奖诈骗)等。
有些挂牌地区的村镇,两种人最多:当地人和全国各地去收网抓捕的警察。“在镇上吃饭,都是互相一照面就能确认是同行。”覃佑承说。
每个同行都是苦笑飙泪的行走表情包:敌暗我明,村村相护,家家沾亲带故,动辄串通起来辱骂围攻侦查员。更难的难在抓到人不算,电脑和手机才是核心物证,就怕最后一瞬间嫌疑人砸手机毁电脑,“一般抓人,一周起坎,我最长等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覃佑承和队友在这个沿海小县城里,穿成当地标准的T恤+拖鞋宅男,每天远远跟着嫌疑人转。为了寻找一个机会,在对方宝来轿车底盘上安装一个跟踪装置,他和队友专门找了一辆宝来模拟训练,用什么扎带稳固,扎在什么位置最隐蔽,用时最快可以掐到多少秒。
一个大雨天,嫌疑人停车进了一家宾馆。这是最好的机会,但对方动向不明,也许一分钟后就出来。天意都只在人的行动之后,才翻开谜底。队友飞身扑在泥水中钻向车底,比训练更快完成了安装。对方毫无察觉,最终通过定位,准确捕获窝点和电脑的位置。
近年来网络诈骗向网络赌博转移趋势明显,同样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得手,赌博坐庄获利更有保障,但量刑更低。侦破方向也在快速转,更大的目标是赌博网站的上游黑产,以及整个链条。
4月2日打掉的重庆圣宝元公司,就为重庆13家赌博网站提供了技术支持。圣宝元在菲律宾有另一家壳,覃佑承在一次常规数据分析中,发现重庆13家赌博网站老板都是来自福建某县,那是著名的铁观音产地,但他们不卖铁观音。跟着他们的数据,覃佑承查到了菲律宾,又通过网站与菲律宾的数据传输,反向查到重庆的技术输出中心在圣宝元。
他的电脑里有一张庞大的蛛网图,300多人的人物关系谱,人物之间各种关系线加起来几千条,每条都有详细的资料备注。这是他在6个月的时间里,一笔一线画上去的。他没算过看了多少遍,但几乎可以一字不漏重新默写一遍。“无一漏网”,对侦查员,这四个字是最好的奖励。
覃佑承的家里没有电脑。单位的桌上除了三台电脑,只有一个水杯,一本工作笔记,屏保设置是一分钟,一分钟后强制黑屏。一种随时可以出发的状态。眼前也是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