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水稻种植+鱼虾养殖模式助成都市开源村变身“鱼米之乡”

2018-04-24 22:29: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成都4月23日电 题:稻田里撑船

  新华社记者周相吉、陈地

  4月9日,成都市邛崃市牟礼镇开源村村民黄启云在稻田里撑船,给小龙虾投放饲料。新华社记者周相吉摄

  谷雨前夕,川西平原。一些村民迎着朝阳,在波光粼粼的稻田劳作,他们“田里行舟”,把水稻种植与鱼虾养殖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绿色、立体、高效的生态农业道路。

  在成都市邛崃市牟礼镇开源村,大块大块水田被水泥公路分隔成巨大的网格。4月中旬,记者在这些水田里竟然见到了船。正纳闷时,村民黄启云光着脚丫从田块边走来,他把一袋褐色颗粒状的东西倒入一个桶中,然后提桶上船。黄启云把桶放置在船头,按下一个开关,桶底端的喷嘴就把桶内的颗粒物“噗噗”地喷洒出去。同时,他用竹竿撑着小船驶向稻田中央。约5分钟后,黄启云便撑着小船回到田边,下船准备到另外一块田里干活。

  4月9日,成都市邛崃市牟礼镇开源村村民黄启云在田边拖动小船。新华社记者周相吉摄

  在相邻的田块里,记者也同样见到了小船。这些船与种植水稻有什么关系?黄启云告诉记者,这些水田确实是稻田,不过是水稻和鱼虾混养。水田外围水深约4米,用于养鱼或养虾,水田正中水位稍浅,用来种植水稻。

  “这里一般是5月下旬插秧,我刚才是给小龙虾投饲料。”黄启云说,到了插秧季节,水田里的小龙虾便可上市,到水稻收割完成之后,又开始养殖小龙虾。而另外一些田块,在水稻收割季节开始捕鱼,开源村每年都要组织“摸鱼节”,周边群众、外地游客都可参与其中。

  4月9日,成都市邛崃市稻渔源农业合作联社工作人员在展示渔香米。新华社记者周相吉摄

  黄启云说,他家有5亩稻田,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他在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挣到4万元左右。

  4月9日,成都市邛崃市牟礼镇开源村村民黄启云在稻田里撑船,给小龙虾投放饲料。新华社记者周相吉摄

  “如果仅靠种植水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水田里的‘老套路’算是找到‘新出路’了。”在开源村,这些田块里的水稻和鱼虾通过邛崃稻渔源农业合作联社加工、销售,当地人称这种大米为“渔香米”,合作联社还通过电商,把这种特色大米销往全国各地。

  邛崃市稻渔源农业合作联社负责人黄祥说,合作联社包括40多家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成员单位,水稻和鱼虾混合种养面积达6000多亩,2017年产值达1800万元左右。“这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新发展模式,也使这片土地真正变成了‘鱼米之乡’。”

  4月9日,成都市邛崃市牟礼镇开源村村民黄启云在稻田里撑船,给小龙虾投放饲料。新华社记者周相吉摄

  四川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现有1000多万亩宜渔稻田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120万亩,实现年渔业产值30亿元,综合产值72亿元。(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