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90后研究生回乡工作 以青春之姿奋斗在田间地头

2018-04-16 22:51:4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天府新区煎茶镇“茶花微党校”。

煎茶镇竹丝茄基地。

90后研究生毛志宏(左)正在查看茄苗长势。

去年夏天,当地的茄子丰收了。(煎茶镇供图)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详尽指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四川48.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时,四川人是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作为一个有着金字招牌的农业大省,迸发着怎样的乡村振兴新动力?从今天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将推出“擦亮四川乡村金字招牌”大型系列报道,为您讲述四川乡村振兴的好故事。

3月,春风浩荡。天府新区煎茶镇青松村,徐曼丽家的5亩地里全部种上了煎茶竹丝茄。两个月以后,茄苗上将挂满长长的、弯弯的、紫色的茄果,一直持续到11月。她可以摘下新鲜的茄子烹饪美食,其余的拿去销售,盼望着能给家庭带来更多收入。

在徐曼丽的家乡天府新区煎茶镇,和她一样,种植竹丝茄的家庭越来越多了。当地通过党建引领,把种植技术、农业品牌和更高的收益带给农民,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闪亮的“茄元素”。

一株株科技含量高的竹丝茄,带给乡亲们一个产业,也带来了从小康走向富裕的希望。乡村振兴战略,正在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人留了下来,高级知识分子从都市返乡,人才、资本渐次回流,一起推动宏大的乡村振兴战略从蓝图变为现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煎茶镇样本

天府新区煎茶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流的煎茶竹丝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基地,通过党建引领,把种植技术、农业品牌和更高收益带给农民。

产业振兴

村民买茄苗有补贴

还有保险公司托底

鹿溪小渔村田园综合体三面环水,被碧波荡漾的鹿溪河环抱。3月的田园,垂柳依依,桃之夭夭。

沃野之上,生长着300亩煎茶竹丝茄。田野间,卡通茄像紫色精灵,睁着一双大眼睛,迎来送往从绿道走过的游客。基地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流的煎茶竹丝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基地”的字符,宣告着这里正在轰轰烈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到访时,“茶花微党校”里正在进行一堂微党课,竹丝茄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李德明负责讲解竹丝茄的栽种技术。台下,几十位村民认真听课,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李德明是高庙村人,他一步步见证了竹丝茄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种植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以前的竹丝茄个子小,到9月就结束挂果了。”他说,而今,竹丝茄的茄苗能长到1.6米,挂果时间可延长到11月底,一株茄苗可采摘八九十个茄子。与省农科院进行合作后,竹丝茄苗不仅个子长高了,就连以前的绵疫病、黄萎病和青枯病都少了。

煎茶镇扶持竹丝茄产业,对基地内农户给予每亩800元的茄苗补助和每亩500元的农田设施、物资肥料等补助。2013年,当地又探索保险机制,化解菜贱伤农的困境。以去年为例,村民花二十多元钱为每亩竹丝茄购买灾害险,一旦遭遇了自然灾害,保险公司就会按比例进行赔付;同时还引入了价格险,如果当年市场价低于每斤5毛钱,保险公司就会对其价格按5毛每斤进行兜底。

徐曼丽是前来听课的村民之一,回去后,她家栽下了5亩的竹丝茄。往年,她家种花菜、油菜和水稻,一年收入仅两三万元。今年,她盼望着能创下近十万元的收益。

徐曼丽生于1989年,高中文化,是村子的年轻人。“如果有可能,我还要多承包一些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她说,现在网络很发达,自己还畅想着“要不要在网上开个店”,把村里的茄子通过互联网卖向更广阔的市场。

最爱吃茄饼和鱼香茄子的徐曼丽,还梦想在村里开一家茄子主题餐厅,摆下一桌茄子宴,让城里人来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能吃到美味。

人才振兴

90后研究生回家乡,

经手5亿元项目投资

2016年10月份,揣着一份农业情怀,受惠于天府新区的人才改革新政,生于1990年的毛志宏作别了都市的一个大型农业集团,回到生他养他的煎茶镇,在镇政府产业促进科负责招商工作。2017年春节前,他所在的办公室调整为乡村振兴办公室,他的职责新增了乡村产业规划、农业经营模式改革等内容。

“虽然收入少了一大截,但乡村是个大舞台,又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时光,我所学的专业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28岁的毛志宏期待能与乡亲们一起在这块土地上大展拳脚,参与并见证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毛志宏到这里工作的一年半时间,已经感受到了改革的热浪正滚滚而来。“借着天府新区发展的市场红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红利,城市资本正涌向乡村。”他说,最初他经手的那些投资项目以纯农业为主,500亩的面积就算是比较大的,现在,已经有了单体两千亩的项目,在经营方向上,一三产业互动和农旅结合的占了近80%。

“借此机遇,我们也正在努力,把乡村资源变资产、变资本,把农民变工人、变股东、变房东、变老板,彻底地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已落地和正在洽谈的涉农项目有近20个。”毛志宏透露,落地的项目中,单个投资最大的达到5亿元。

最近,毛志宏还听说了一个好消息:他的一个师弟也准备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毛志宏说,师弟的行动,让他看到了同龄人中越来越多的人才正流向乡村,大家以青春之姿奋斗在田间地头,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着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历史。

正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毛志宏笃定地望着前方,憧憬着:“乡村的人才多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也就更大了!”

组织振兴

创新模式“5个1+N”,

竹丝茄突破1000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把乡村资源挖掘好、把外部资源引入好、把群众利益保护好,关键还要想法设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观察到,在煎茶镇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各级党员都发挥了模范带头和组织动员作用。

煎茶镇党委从2016年起,创新提出“5个1+N”(党委+支部+合作社+研究院+基地+N个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竹丝茄特色优势产业。平安村党委书记苏彪家80%的土地都是用来种竹丝茄,槐文村(现高庙村)前支部书记李德明成立起了竹丝茄协会,带领大家把竹丝茄卖向更远的地方。

煎茶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建在田园里的“茶花微党校”,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提升村党委领导发展能力,发挥优秀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使党建围绕产业发展和群众需求服务,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

“依托经济合作社,保障专业化运行。”这位负责人说,依托煎茶农艺竹丝茄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育苗、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严格落实绿色生产要求,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测验溯源制度,确保产品达到免检标准,极大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通过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竹丝茄服务行业协会共同搭建竹丝茄研究院,从品种提纯、快育快繁、质量检测到技术服务,在示范基地内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扩散体系,助推竹丝茄产业快速发展。

“去年,煎茶竹丝茄种植核心区面积已突破1000亩。”这位负责人说,煎茶竹丝茄去年12月成功申报天府新区首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极大提升了竹丝茄的品牌知名度。

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家伙都憧憬着:“竹丝茄有了更高的附加值,如果,每亩地能创下4万元的收益,咱们乡村振兴就指日可待了!”

对话

90后研究生毛志宏:

“能参与家乡的蓬勃发展是一种幸福”

毛志宏,身上贴着90后的标签,他生于斯,长于斯,心里藏着深深的家乡情结。“有机会改变家乡,参与并见证着家乡的蓬勃发展,是一种幸福。”毛志宏希望通过自身的案例告诉更多青年人才,乡村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乡村需要更多懂农业并热爱乡村的年轻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好多农村的孩子都想到城市里工作,您为何会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呢?

毛志宏:

我来自农村,我对农村有深深的感情。我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到外面学到了本领,有机会回到家乡、改变家乡,是一种幸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您曾在大都市的大公司里工作,现在回家乡发展,父母支持吗?

毛志宏:

说真心话,他们更愿意我留在大城市发展。不过,看到我的态度很坚决,也不反对了,这也算是对我无言的支持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回到家乡,感觉农村最大变化是什么?

毛志宏:

感觉乡村的发展空间很广阔。这几年随着天府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我的家乡,我能参与并见证着家乡的蓬勃发展,心里特别高兴。我在想,几年之后,我的家乡一定会大变样,那时,我可以骄傲地告诉父老乡亲们,家乡的改变也有一份我的功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您是学农业的,您的同学投身乡村建设的人多吗?

毛志宏:

虽然我是学农的,但我的同学里直接参与乡村建设的不多,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我希望大家可以学以致用,如果有更多学农的又热爱乡村的人参与乡村振兴,乡村肯定会发展得更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