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跨省抓捕科普医生 2630次的广告违法更让人震惊
2018-04-16 22:48:4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年1月,因为在网上发帖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广州医生谭秦东遭到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即鸿茅药酒公司所在地)警方跨省抓捕。
去年12月,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医生谭秦东在“美篇”APP上发表了《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文章从心肌的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想说明鸿茅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因标题使用了的“毒药”一词,今年1月,内蒙古凉城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抓捕了谭秦东医生。
4月13日,谭秦东医生被跨省抓捕的新闻被红星新闻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各界舆论的强烈反响。
鸿茅药酒是否含“毒”?
医学健康媒体丁香医生发表《某药酒违法2630 次安然无恙,医生发1 篇科普文却被跨省抓捕》一文,解读鸿茅药酒是否含毒。
文中称鸿茅药酒在广告材料里公开的成分表中含有何首乌、槟榔、白酒等。其中国家食药监局明确提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而槟榔和酒精在世卫组织的致癌清单中属于1 类致癌物。
同为医学健康媒体的春雨医生,在前不久也曾公开发表过多篇关于鸿茅药酒的文章。其中《公然用濒危野生动物入药,鸿茅药酒底气何在?》一文中矛头直指鸿茅药酒的合法性问题。因其成分表里明确提到豹骨,豹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数量已极其稀少,豹骨的使用已经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管理。
2630次广告违法
鸿茅药酒是否有毒我们期待有关监管部门给我们答复,但是该药酒的违法广告却令人触目惊心。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健康时报》曾对鸿茅药酒进行过报道( 2017 年08 月25 日第03 版),发表了名为《 2630 次广告违法不止,谁是鸿茅药酒的护身符?》的专题文章。
而根据《健康时报》记者的调查,鸿茅药酒的违法记录非常多。
报道显示,通过研究近十年的公告文件,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为了证实文章列举数据的可信度我们查阅了部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机构的网站,鸿茅药酒被处罚的记录,均有记录。(以下为部分举例)
2010年被海南省药监局处罚
2013年被浙江省食药监局处罚
2015年被上海工商局处罚
2016年被新疆库尔勒药监局处罚
至于具体的违法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等机构的处罚公告说得很明确:鸿茅药酒等产品的宣传广告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并含有不科学地表示药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行为,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数千次广告违法为何还能安然无恙?
尽管鸿茅药酒发布违法广告在各地被查处,但是该药酒公司却在药品和保健品市场左右逢源,销量一路高歌猛进。
2016 年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鸿茅药业五年上缴税收1.6 亿多元,其中2015 年销售额达12 亿元。
《2016 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竞争格局》数据显示,鸿茅药酒2016 年零售药店终端(包含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大市场)销售额16.3 亿元,同期增长近40%,在同类产品市场上位列全国第二。
《健康时报》报道称内蒙古食药监管理局作为监管部门和广告批文核准部门,一路为鸿茅药酒广告“开绿灯”。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库,2011年至今鸿茅药酒一共获得从蒙药广审(文)第2011010004号到蒙药广审(视)第2017080117号共1034个广告批文,仅2017年1~7月就获得234个广告批文。
当人们把关注点从“科普医生发文被跨省追捕”的跳转出来时,一个个新的话题就会产生了:数千次广告违法为何还能安然无恙?内蒙古的相关部门在经济利益与法律法规相冲突时该如何取舍?臭名昭著的产品为何还会有这么多媒体平台为其背书?
鸿茅药酒广告违法2630次,却安然无恙;谭医生一篇2000多点击的小文章,却被千里跨省抓捕。澎湃新闻评论员沈彬直言内蒙古警方的做法“不是公众期待的舆论环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药品的安全更是关乎你我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并提出了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我们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响应十九大报告号召,对于违法广告真正行使起该有的监管职责,让老百姓“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