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全面开展社区营造行动 两年覆盖九成以上城乡社区

2018-04-13 21:44:49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4月12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委社治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前期示范项目带动全面实施,到2020年,实现不低于90%的城乡社区开展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解释说,社区营造是对社区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活化”,即以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的居民为主体,通过集体行动共同应对社区问题,在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和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推动社区方方面面的改变。

  纵观世界各地,社区营造的行动早有尝试。新西兰的彩虹谷社区以社区名义成立了公司,管理社区财产,社区居民是共同拥有者;台湾地区南投县桃米村,发动社区居民打造生态家园留住“乡愁”,不仅发展起民宿产业,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日本则通过社区营造行动,改善原本淡漠的社区人际关系,推动共同治理社区。

  “在成都,2016年起便开展了社区营造行动的试点工作。”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底,成都市级共投入约2000万元资金,支持了208个示范项目,发动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参与式陪伴工作,引导专业社工对居民骨干进行能力建设,整合试点社区资源,支持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此次出台意见,明确提出激发社区居民建立自组织、引导自组织转化为社区公益组织、培育社区自组织领头人、开展社区公共意识教育等10项任务,计划通过3年时间,努力将成都市城乡社区营造成为具有共同情感联结、共同社区意识、共同文化凝聚的美好家园。

  “《意见》还对推动社区营造的具体路径进行了细化。”该负责人介绍,成都将以多元化、开放化为支点,撬动社区营造行动:既可从需求导向、社区资源为本入手,也可开展兴趣活动等务虚事务,还可从发展产业、管理公共事务等社区实务角度切入。

  比如从满足居民服务需求入手,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残疾人、需要就业的妇女等特殊群体提供公益服务;从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入手,建立院落自治委员会、小区自管小组、沟渠维护小组等自我管理的自治小组;从共建社区公共空间入手,建立长者空间、连心驿站、风雨长廊、社区花园等,并同步建立公共空间共享维护机制;从发展社区产业入手,挖掘当地优势资源,兴办社区社会企业、改建民房兴办特色民宿、发展乡村体验旅游,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等。(记者吴亚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