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前三季度 21市州全部实现正增长

2020-10-30 09:11:3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成都“内外兼修”,经济增速从上半年的0.6%增加到前三季度的2.6%,实现“加速跑”

  ●宜宾、雅安、绵阳、广元4市增速“破3”,宜宾达到3.3%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在千亿元以下的市州中,遂宁、攀枝花、广元、资阳、雅安5市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1个市州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陆续出炉,全部实现正增长。从总量看,前三季度,成都表现优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76.5亿元,同比增长2.6%;绵阳、宜宾、德阳、南充、泸州5市地区生产总值均突破1600亿元,其中绵阳超过2000亿元。

  从增速看,宜宾、雅安、绵阳、广元4市增速“破3”,宜宾达到3.3%;上半年一度负增长的4个市州也全面扭转下滑势头,前三季度增速全部转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主干”成都表现稳健,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种子选手”亮点纷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向好。

  内外兼修 成都跑出“加速度”

  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76.5亿元,同比增长2.6%,总量牢牢坐稳头把交椅,增速也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0.2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同比增长0.6%到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6%,对于万亿体量的成都而言,实属不易。

  成都实现“加速跑”,关键在于“内外兼修”。

  练内功。前三季度,成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9月当月投资增长12.7%,单月增速连续4个月超过10%。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成都出台33条举措,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部新区、公园城市等领域,全面发力提升经济动能;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工业稳链补链强链”等专项活动,有效改善产业链供应链循环。

  一系列基础好、有潜力的产业逆势而上。前三季度,成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

  项目招引同步发力。今年6月底,成都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把产业功能区作为主战场,围绕头部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主动“叩门招商”。3个多月来,497个重大项目签约注册,投资额达8671亿元、同比增长57.7%。

  修外功。前三季度,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5231.5亿元,同比增长25.3%;外贸商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2.8亿元,占出口总额的80.6%,外贸增长逆势加速。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外贸增长“助推器”。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球主流的折叠手机柔性屏几乎都来自成都工厂,“今年产值预计比去年翻一番”。

  中欧班列增势良好,对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起到重要作用。前三季度,成都国际班列开行2991列,同比增长45.6%,综合重箱率97.5%。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632列,同比增长55.9%。

  奋力冲刺“种子选手”亮点纷呈

  前三季度,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7名“种子选手”中,绵阳经济体量依然最大;宜宾增速最快,增速为3.3%;德阳增速转正达到0.9%;南充、泸州总量均超过1600亿元;达州、乐山增速相当,均为2.7%。

  细看7名“种子选手”,不少都有自己的亮点。

  经济总量全省第二的绵阳,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20.47亿元,增速达到3.0%。

  宜宾延续近几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124.57亿元,同比增长31.1%,显示出充沛动能。今年,宜宾继续围绕白酒、汽车、锂电等优势产业做足文章。前三季度白酒产业营收历史性实现千亿元目标。围绕四川时代项目,宜宾提出,依托三江新区汽车产业园,形成由3至4家整车企业、10家以上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企业、50家以上核心零部件企业构成的汽车全产业链体系,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重要汽车产业基地。

  重装之都德阳,工业生产呈现复苏态势,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实现由负转正。德阳拥有装备制造企业1500多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引导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研发推广应用力度,与成都共同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泸州将制造业作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加快发展以白酒、能源化工、电子信息为主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今年,泸州紧盯“双千亿”目标,围绕白酒全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引资,为泸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达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全力推进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谋划2020年重大事项59项;加快推进成达万、渝西高铁建设,积极争取兰州-广元-达州高铁通道建设,形成东出北上、联西接南的高铁大枢纽;加快达州新机场建设,推进万州、达州、南充等地机场一体化运营。

  直面短板 多个市州奋起直追

  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工作着力点,多地经济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在千亿元以下的市州中,遂宁、攀枝花、广元、资阳、雅安5市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广元和雅安增速达到或超过3%。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成为这些市州不约而同的选择。

  阿坝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广元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居全省第4位。拥有丰富钒钛资源的攀枝花,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工业连续4个月实现回升。

  前三季度,雅安工业和技改投资增长明显,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较1-8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甘孜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其中,固投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为拉动经济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记者发现,不少市州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虽然3%的增速已达到“优等生”水平,但广元依然直面问题和短板——经济运行面临部分重点行业增长乏力、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甘孜部分企业内外循环不畅,投资压力较大,消费市场复苏仍然缓慢,传统服务业特别是线下消费、住宿和餐饮市场仍有待进一步加力恢复。(记者 秦勇 程文雯 唐子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