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力
2017-06-17 10:49:15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在前不久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同与会各方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近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领广东代表团访问“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三国——以色列、爱尔兰、英国,进一步落实中国与三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扩大和深化广东与三国地方的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广东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广东,正在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广东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贸易中心之一,是当前中国开放型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4年来,广东深度参与建设,发挥了经贸合作中心的作用,在服务国家工作大局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显示,2016年广东在“一带一路”参与度上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又显示,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中,广东占比20.9%,位列全国第一。
推进“五通”:争当“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心
长龙似金桥。满载着服装、鞋子、皮具、灯具、电器及配件等集装箱的中欧班列X8426,日前又从东莞石龙出发了,向俄罗斯卡卢加州沃尔西诺进发。而几天前,从沃尔西诺出发的班列,也满载着俄罗斯粮食和食品来到石龙。这趟双向班列于5月开始,已经实现周班常态化运营。
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贸易低迷的大背景下,广东与俄罗斯贸易逆势增长。2017年1~2月双方进出口值达到6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一带一路”,增加了广东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广东发力向前、稳扎稳打、推进落实,争当经贸合作中心。
——率先与国家“一带一路”规划衔接。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后不久,广东就出台了《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成为全国首个出台实施方案、完成与国家“一带一路”规划衔接的省份。
——建立海陆空三位一体高速连接方式。海上,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三;广州港启动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将在这里全天候通航。陆上,除中欧专列,广州还开通国内首列开往南亚的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空中,截至去年底,广州白云机场与世界200多个城市或地区建立了航线直通网络。
——全方位提升与沿线国贸易水平。2016年,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1995.6亿美元,在全国居首。今年前5月,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5978.9亿元,增长26.3%。
——加强资金融通为建设提供支撑。4年来,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投资持续增长,2016年超40亿美元,同比增长65.3%。
加大“引进来”:吸收美欧实际外资分别增22.3%和12.3%
连日来,“中国(广东)—以色列经贸合作交流会”、中国(广东)—爱尔兰经贸合作圆桌会、“中国(广东)—英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先后在特拉维夫、都柏林、伦敦举行。
在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的见证下,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机器人集装箱管理与存储系(RCMS)”示范项目、中以科研机器人项目、基于卫星雷达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合作项目……在特拉维夫,广东企业与以色列企业签署了21个项目、合同金额达14.65亿美元;在伦敦,中外企现场签署经贸项目20个,合同金额18.31亿美元。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广东特别注重瞄准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强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以色列被视为“硅谷二号”,创新能力排在世界前列。爱尔兰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注重科技创新和发展高技术企业。英国拥有发达的国际金融业、知名智库、教育机构、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
广东制造业规模庞大,正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广东可与三国优势互补。
日前出访会见三国领导人时,胡春华提出希望学习借鉴以色列在科技创新、现代教育等方面经验;希望与爱尔兰加强科技、教育、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希望与英国提升贸易规模和层次,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教育等领域务实合作。代表团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与以色列国特拉维夫—雅法市2017—2020年深化科技创新领域务实合作行动计划书》;前往多地多公司考察调研,就开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新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沟通,对接了相关合作项目。
在引资引技引智的过程中,广东着力高水平建设一批对外合作平台,吸引优质外商投资项目落户。
近年来,一大批德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落户佛山。世界两大光源制造商之一的欧司朗还在佛山设立了亚太总部。
此外,中新(广州)知识城、中德(揭阳)金融生态城、中以(东莞)产业园……中外合作园区也成为广东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尽管当前全球投资形势萎靡,广东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还是达到了234亿美元。其中吸收美国、欧洲实际外资分别达2.3亿美元和9.4亿美元,分别增长22.3%和12.3%!
鼓励“走出去”:境外粤企遍及130多个国家(地区)
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地区,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颇有名气。2016年9月,这家广东国有控股企业成功收购控股泰国泰华树胶(大众)有限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企业。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广东企业相当活跃。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显示,2016年广东省在“一带一路”参与度上居各省区市之首,“十二五”以来,广东共设立境外企业约7000家,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地区)。
6月1日,中国通讯设备龙头企业之一的华为公司,其第七个开放实验室在曼谷宣告建立。另一家广东知名企业——美的通过接连收购日本东芝家电业务、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德国库卡公司、以色列自动化高新企业高创,也基本完成全球布局。
广东省商务厅调研发现,未来,广东企业将从单个企业“走出去”向全产业链输出转型。
为了服务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广东各级政府和贸促会等协会也在大步“走出去”,在瑞士、澳大利亚、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经贸代表处。去年11月,广东省驻欧洲经贸办事处正式挂牌,标志着广东省政府直接派驻的首个驻海外经贸办事处正式成立。
日前,广东代表团访问以色列期间,又签署了《广东省贸促会与以色列亚洲商会关于互设境外经贸代表处合作协议》,广东直接联系主要投资贸易伙伴的经贸网络不断完善……
(南方日报记者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