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第一大省 广东勇立改革潮头
2017-05-20 15:49:30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艾森网广东消息:近四十年前,广东勇立潮头,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开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近四十年过去了,广东对外开放的底色明亮如初。
历史滔滔向前,在新的征程面前,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撸起袖子加油干,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跃升,当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自贸试验区
先行先试“吃螃蟹”
2015年3月,历经长达数年的申报,广东成功跻身全国四大自贸试验区之一。广州南沙、深圳蛇口前海、珠海横琴三大片区肩负为国家先行先试的使命,探索建设对外开放的制度高地,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经过两年的建设,自贸试验区成为广东吸收外资的主要增长极。今年一季度,广东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项目1199个,合同利用外资157.3亿美元,增长68.8%,占同期全省总量的59.3%,拉动全省合同利用外资增长34.9个百分点。
自贸试验区的集聚效应持续扩大。今年4月27日,在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中铁隧道局全国总部项目正式奠基。官方预计,项目将带动25个机构随迁而至,建成后年度建筑业产值达510亿元。加上中铁旗下已入驻南沙的项目,预计可带动GDP年增长逾1000亿元。
中铁隧道局全国总部落户南沙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缩影。南沙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来,中远海运散货、中铁、中铁建、中交建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央企,先后设立近70家总部企业和平台公司。
“大珠小珠落玉盘”。不仅大项目纷沓而来,南沙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表示,自贸试验区挂牌2年来共新设企业24671家,超挂牌前历年注册企业总数的2倍,已落户74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103家总部型企业。
企业抢滩自贸试验区,背后是制度创新形成的集聚力。目前,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台实施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围绕制度创新,已形成两批共66项改革创新经验并复制推广。
入驻金融机构数量全国居首
金融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焦点,广东自贸试验区一批金融创新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新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出炉;自贸区版资金池、双向发债及金融机构境外贷款等跨境人民币业务深入开展;推出“账户e路通”,率先实现开立银行基本存款账户与企业设立登记“一站式”办理;推出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金融IC卡跨境支付等金融服务创新……
截至去年底,广东自贸试验区入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超过5万家,居全国各自贸试验区首位。
制度政策创新、政府服务护航,两年时间,自贸试验区金融结出硕果。在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融资租赁业规模2年增10倍,预计今年南沙融资租赁企业累计合同余额有望超过2000亿元。
“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南沙发展迅猛。”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自贸办主任潘玉璋透露,“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完成30架飞机租赁,合同额超百亿元。”记者从南沙区获悉,南沙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加快形成,未来瞄准冲刺万亿级融资租赁产业集聚区。
未来 国际高端会展集聚广东
对外开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深厚的积淀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高端会展。有中国第一展之誉的广交会在广州连续举办逾六十年,成为中国历史最长、到会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国际性展会;高交会已成为中国科技第一展,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文博会则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未来三年,一批国际重量级会展项目已敲定落户广东。今年12月,2017财富全球论坛在广东举办,“东道主”广州将迎来世界500强高层的风云会。有着业内“奥斯卡”之称的2018世界航线发展大会、2019国际港口大会,也已确定在广州举行。广东、广州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带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吸引更多跨国企业投资发展。
记者从广州权威部门获悉,广州将发挥对外开放的最大优势,深化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开放和多层次经贸合作。
对外贸易
跨境电商稳居全国第一
近年大热的跨境电商,广东一直高居国内第一,广州、深圳是国家首批试点城市。今年一季度,全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52.8亿元,增长62.3%,稳坐国内头把交椅。
说起跨境电商,不得不提广州。2013年,广州以“后来者”的姿态跻身国内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后来居上,旺盛的市场需求,高效的政府服务,迅速点燃了这个新兴的产业。从试点启动开始,广州跨境电商成交额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43亿元,增长41.9%,再度蝉联全国试点城市之首。
创新没有终点。今年3月6日上午,花都口岸车检场,广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启动。“检验检疫业务全流程只用了不到一分钟,便顺利通关。企业节省了时间,更节省了成本。”一家饮到“头啖汤”的企业负责人说。
这是广东首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继义乌、海宁等城市后,广州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试点。自试点启动至3月31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广东市场采购出口额已达32.5亿元。
外贸扭降实现两位数增长
“近年来,广东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一般贸易稳步提升,全年实现进出口2.73万亿元,增长2.2%,占全省的43.4%,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加工贸易(38.8%)。”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稳中向好,在去年降幅逐渐收窄的基础上扭降为增,核心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进出口1.45万亿元,增长15.4%,出口增长13.5%,进口增长18.7%。春江水暖鸭先知,外贸第一大省数据飘红具有风向标意义,为全国进出口站稳回升提供动力和信心。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广东省外贸规模超百亿元的9个城市,广州增速高居第一,肩负起“老大哥”的担当,且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一季度,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2427.8亿元,同比增长31.9%(同期全国为21.8%),出口增长31.0%(全国为14.8%),进口增长33.2%(全国为31.1%)。
广州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4.5%、10.2%和31.9%。”
引资引技引智
富士康610亿元大项目落户广东
广东这五年,是披荆斩棘的五年。近年来,保护主义抬头,资本回流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加上国内竞争日益激烈,优质外资大项目成为各地政府争相追逐的对象。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广东外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一季度,广东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等高技术制造业实际外资分别大幅增长24.0%、84.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实际外资增长2.1倍。“富士康10.5代显示器项目、通用电气公司生物医药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在粤投资落地。”
今年3月,广东单月实际吸收外资规模创2015年6月以来的新高。当月,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项目在增城正式动工。这是广州改革开放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总投资610亿元,一期项目预计2019年6月完工,达产后年产值920亿元,将吸引近百家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方企业在粤投资发展,可望形成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从意向到谈判到签约到动工,一共大约100天,完成所有法律程序,政府团队行政效率令人吃惊。”郭台铭表示,现在世界城市的竞争,比拼的是经济,速度是关键,行政效率是关键。“我们公司在全世界27个国家都设有工厂,可以明确告诉各位,在行政效率上,广州是No.1,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
中国“机遇之城”冠亚军均在广东
企业的口碑体现为一系列第三方评价的结果。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17》报告,广州、深圳位居综合排名前两位。报告显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2.0时代。
作为省会,广州过去六年五度名列“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之首。《2016年投资环境指数报告》测算的中国各地投资环境显示,广州在全国地区中排名第一。
百年保险老店苏黎世保险集团在中国的第三城布局,引来国内诸城的角逐,竞争者在土地、人才等方面开出优惠价码,最终苏黎世选择了广州珠江新城。“我们看重的是广州的软环境——政府的高效服务、城市的商业环境以及人才储备。广州的人才绿卡政策,在落户、买房等方面非常实在。”苏黎世中国总经理于璐巍说。
欧美国家对粤投资增长强劲
迎难而上,务实耕耘,广东正收获硕果。今年一季度,全省吸收实际外资6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1~3月,广东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622个,同比增长65.32%,成绩亮眼。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粤投资增长强劲。”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一季度广东吸收美国实际外资大幅增长4.7倍,拉动全省增长2.4个百分点。来自荷兰、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实际外资分别增长34倍、87.2%和19.2%。
广州是广东的主引擎,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18.86亿美元,占全省的三成,规模居全省第一。同期,新注册企业3.8万家,同比增长54.1%;注册资本合计超3000亿元,增长1.2倍。注册资本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达25家,同比增长78.6%。其中,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08家,增长40.3%。
“我们公司在全世界27个国家都设有工厂,可以明确告诉各位,在行政效率上,广州是No.1,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
——郭台铭
今年一季度,全省吸收实际外资60.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
今年3月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项目在增城正式动工,可望形成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今年一季度,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43亿元,增长41.9%。
广东外贸进出口1.45万亿元,增长15.4%。
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2427.8亿元,同比增长31.9%。
(今年一季度)
“我们看重的是广州的软环境——政府的高效服务、城市的商业环境以及人才储备。广州的人才绿卡政策,在落户、买房等方面非常实在。”
——苏黎世中国总经理于璐巍
专家
对外开放
要大胆往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说,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作出的重要批示,其中提到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显示出国家对广东寄予厚望,希望广东接下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外贸、外资、对外投资额,均占全国1/4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第一大省,广东的改革开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广东要往前走,对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先行探索。”
陈万灵坦言,改革开放并不容易,他曾到珠三角某城市实地调研,发现政府部门考虑到一些因素,收住权力不放,然而基层正需要相关政策,去试验去探索。
陈万灵说,广东在对外开放的征途中要大胆探索,要有更大魄力,“该做就做”。他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载体,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前者侧重改革,后者更多是发展”。
陈万灵说,对于广东自贸试验区这一改革载体,要加快其体制改革开放经验推广,推动广东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广东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