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社会风气向善向上
2017-04-10 11:24:44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正风反腐广东实践·正风肃纪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连续几年强力正风反腐,减存量、遏增量取得明显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从今日起,广州日报推出“正风反腐广东实践”专栏,从正风肃纪、惩贪治腐、巡视利剑、体制改革、标本兼治廉政教育、自身建设等方面,全景式回顾广东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迎接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粤纪宣
广东作风建设正向纵深推进,十八大以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27起,处理338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93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纪律惩戒,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抓住重要节点,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以查处促监督。同时,开展对收送红包礼金、“会所腐败”、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打高尔夫球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
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目前,广东作风建设正向纵深推进,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全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形成,为广东各项事业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会期缩短,并严格按预定时间,很少拖沓,效率提高”;“以前开会去稍远一点就安排中午吃饭、开房休息的情况现在基本没了,减少铺张浪费”;“高档食肆都平民化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享受得起星级服务了”……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相关实施办法,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和加强督促检查等5个方面,提出30项具体措施,并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省直13个相关部门。
全省各级各部门也出台了配套制度,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广东“落地生根”。一个个敢于动真碰硬的举措,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效果,全面从严治党逐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识。
四年来,广东省每年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占总处理人数的比率逐年递增,2013年为38.1%,2014年为40.8%,2015年达到80.7%,2016年达到86.83%。2015年查处的问题数量虽同比减少19.6%,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却同比增长61.6%。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监督执纪力度不断加大,越往后执纪越严的特点。
暗访“利器”力纠“四风”顽疾
暗访最能发现一个单位或一个官员的真实作风,其威力在于建立长效机制,长期的不定期暗访,打乱侥幸者的算盘,因而成为纠正“四风”顽疾的“利器”,从而让坚持勤政廉政成为习惯。
针对“四风”问题,广东打出了“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的组合拳。整合省作风举报网、作风暗访平台、效能投诉网、网上办事大厅,搭建监督不正之风的综合平台;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暗访机制,实现了暗访监督队伍专业化、活动经常化、布局网络化;加大曝光力度,持续向机关干部和全社发出纠正“四风”的强烈信号,形成强大震慑。
2013年,全省开展暗访864次,拍摄暗访片197期;2014年,省纪委推动暗访与巡视相结合,全省拍摄暗访片399期,曝光典型问题4317个,处理3701人;2015年,省纪委开通作风暗访平台,暗访频率由每季度1期提高到每月1期,全省拍摄暗访片308期,通报曝光问题924个,处理1255人。2016年,全省拍摄暗访片389期,曝光问题1037个,处理2188人。“月月有曝光、季季有宣传、次次有要求”成为了党的十八大后,广东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的新常态。
对作风“小问题”点名道姓曝光
“省卫计委、汕尾市和省地税局24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违规收受红包礼金问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涉案金额120余万元,其中厅级干部8人。”这些指名道姓、披露详尽的通报,均来自广东省纪委在官网“南粤清风网”上的曝光。
四年多来,“严”成为广东政治生活的新常态,改进作风成为突破口。一顿公款吃喝、一次公车私用、收一个红包、一次违规打球等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广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广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点名道姓曝光的方式“开门反腐”,对顶风违纪者形成强大震慑。
2015年,省纪委在“南粤清风网”开通“党风政风监督曝光专栏”,同时,省纪委在全国率先出台相关意见,监督官员“八小时外”的“三圈”。设立作风建设“曝光台”更成为广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从2013年6月开始,广州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单位设立作风“曝光台”,每月曝光作风问题。辛辣的曝光曾多次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据统计,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至2016年12月,广东省纪委点名道姓曝光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批282起,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1929人被追责
2015年4月13日,广东省纪委通报了七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通报的典型案件并非直接犯错的主体,而是负有领导和监督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抓作风建设,还必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省纪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关键在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聚焦“两个责任”,共同发力。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大“一案双查”力度,实行月报制度实时跟踪督办,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省已对巡视的75个党政领导班子、627名党员领导干部履行“两个责任”不到位问题督促整改。2014年至2016年,全省追究领导班子责任156个,追究各级领导干部责任1929人。
开展专项整治 收缴红包礼金1.37亿元
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作风建设的代名词,被广东广大干部群众誉为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铁八条”。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巡视、暗访和纪律审查中暴露出来的导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些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广东加大了专项治理、制度建设的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清退会员卡、公款吃喝、领导干部违规打高尔夫、“会所腐败”、收受红包礼金、违规修建楼堂馆所、全面清理“裸官”和“吃空饷”等10余项专项治理,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收缴红包礼金1.37亿元。2015年,广东完成30家违规“私人会所”的清理整改工作;整改违规建设楼堂管所12项,问责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