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梅县砥砺前行当先锋 实现首季经济开门红

2017-02-28 13:10:31 信息来源:金羊网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448a5bb126681a1eebb907.jpg

欣欣向荣的梅县新城城区

艾森网广东消息:策划:孙爱群 马勇   统筹:黄蔚山 胡润斌姚志德   /图 黄蔚山 翁尚华 许国义

一区两带六组团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历届党委政府立足梅州实际谋求发展提出的新战略。梅县区作为这个战略的核心举足轻重。过去五年,梅县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直在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1

振兴奋进新跨越

梅县区作为梅州市的市辖区,南北朝置县,2013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梅县撤县设区,从此梅州市区就有了梅县区和梅江区。梅县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的梅县区,不但是客家人重要的聚集之地,更是赣南、闽西地区的许多人向往的好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梅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让世人瞩目,在梅州市六县两区中排头兵的光环一直在发光发热,尤其近五年来,梅县区呈现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崭新局面:发展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让海内外许多客家子孙和新客家人为之骄傲,为之振奋。

那么,过去五年,梅县区上下是如何凝心聚力、创新发展的?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羊城晚报记者走进了这个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誉的客家人聚居地,了解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近年来,梅县区始终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这条主线,扭紧三大抓手,建设一区两带,实现了振兴发展的新跨越。

就拿人均生产总值来说,2010年该区人均生产总值22464元,2015年增至31633元,年均增长10.2%,这个数字对一个山区县来说,非同一般。据梅县区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本级税收总量跃居粤东西北12个市74个县(区)中排名第二,成为粤东西北2015年度经济振兴指数榜单唯一公共财政总量和增速两项指标均进入前十名的双十强县区。区财政在全省县级中唯一荣获全国先进集体殊荣。2015年度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评估考核全梅州排名第一。2016年区国税获评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以上数字证明,从过去到现在,梅县区作为梅州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冠以排头兵的美称名副其实。

2

科学谋划融合创新促发展

过去五年间,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始终按照排头兵进行深化,各项事业用一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令人振奋的是县域经济在系列扶持政策和助保贷、贷款贴息、企业上市、上规奖励等激励措施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梅雁、宝丽华、超华等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间共引进项目307个,累计投资总额1000多亿元,一大批外来的投资者纷纷落户梅县,扎根梅州。

经济发展了,梅县区又谋划建设五城联动融合发展。先后集资70多亿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新城规模做大、设施做好、管理做细、经济做强。建成了文体中心、曾宪梓体育场、剑英大道、粤东医院、外国语学校、亲水公园等一批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引进了富力、喜之郎、红星美凯龙、金利来、铁汉生态、棕榈股份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投资参与城市建设,加快了新城扩容提质步伐,让许多新客家人走进梅县,就爱上了它。新城建成区面积扩大至20平方公里,人口从过去的不足10万增至18万人。

同时,梅县区按照梅州市提出建设梅兴华丰产业聚集带的部署,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以畲江产业园、水车产业园、城东白渡产业园三园合一的新思路,扎实推进建设,去年聚集区落地企业40家,建成投产36家。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突破百家,达到101家。

此外,梅县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统筹考虑产业园区、梅县新城与高速、高铁、新机场的互联互通,投入78.5亿元,新建和改造了梅大、梅河、济广、汕梅等一批高速公路,境内梅汕高铁正加快建设,梅县机场迁建工作有序推进,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十件民生实事,一一兑现,百姓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五年间,梅县区向人民群众交上了科学谋划跨越发展的满意答卷。

3

一区两带六组团排头兵

不久前,梅州市委书记谭君铁在梅县区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该区推进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寄望梅县区在想好、说准、干实上下功夫,在加快一区两带六组团的建设中要树立市区一盘棋的意识,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新的中心城区。

一区两带六组团是梅州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整体推进梅州振兴发展的一大新举措。如何在科学谋划继续当好排头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梅县区整体发展优势,实现上级对梅县区的寄望呢?为此,该区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有效投资、做强实体经济、统筹城乡建设、打造美丽村镇、确保和谐稳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努力实现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区2017年全区已谋划了107项计划总投资936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今年底,就要完成其中的207亿元,这些投资中包括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城市扩容提质,聚集区及现代工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以及省市预备项目等。要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聪明的梅县人意识到要广筹建设资金,特别是在发挥好财政杠杆作用的同时,用好用活13亿元的企业债资金,与梅州市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设立8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中国建设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冶集团、太平洋集团、棕榈股份、铁汉生态等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同时激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让精心谋划的项目真正落地、开花、结果,实现振兴赶超目标。

4

不忘初心加油干

人勤春来早。春节刚过,梅县人已铆足了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工、生产、建设,企业、工地到处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场景。

在梅县新城的街头,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正在梅花山休闲锻炼的叔叔阿姨,走访了正到梅州联系工作,来自广州某公司的小李,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梅县新城面貌变化太大了,宽敞笔直的人民大道、宪梓大道、府前大道,两边高楼矗立,绿树成荫,十分舒服惬意。一座新的城市正在这里崛起。

从梅县的变化到梅州市区的发展,一区两带六组团的发展战略,符合梅州实际,梅县区委区政府的几位干部说:我们要不忘初心,为梅县的今天和明天努力工作,加油干!

相关链接

梅州发展新格局

一区两带六组团

梅县区在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区两带六组团新格局中显得很重要,因为一区两带六组团是梅州未来五年的建设目标,它立足梅州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构筑快速交通体系和现代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发展新型工业为主导,以发展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为特色,以推进中心城区提质扩容为引擎,以梅州综合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支持县域和城乡统筹发展。梅县区作为一区中的两个市辖区之一,是建设梅州中心城区关键的主体,要扎实推进嘉应新区起步区梅县新城建设,同步打造雁洋、畲江两个卫星城;要以交通互联,推动产城联动,建设粤东北门户枢纽城市。

据了解,一区中除了梅县区以外还包括了梅江区,两带指的是广东梅兴华丰产业聚集带和梅江韩江文化旅游产业带,六组团按功能区划分定位,主要指的是兴宁、平远、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六个县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主导产业。一区两带六组团是不可分割的主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梅县区应该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梅县区未来的发展是投资者瞄准的新目标,一区两带六组团是梅州市历届党委政府发展思路的传承,又是完善振兴发展路径的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