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一门式改革”再次吸引全国媒体目光
2017-01-04 12:52:05 信息来源:金羊网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金羊网讯 记者张闻,通讯员禅宣报道:自从禅城一门式政务改革“横空出世”,立刻就受到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禅城一门式改革又“火”了,多家央媒、省媒“大咖”纷纷再来禅城,禅城一门式的改革经验,将逐步向广东省乃至多个省市推广。
取消108种申请材料 沉淀2.6亿条数据
近日,人民网、新华社等中央、省市共19家媒体到禅城采访报道佛山“一门式一网式”的经验做法。在魁奇路行政服务大厅,记者们先后观看了自然人一门式改革后,市民在行政服务大厅自助填表、在综合服务窗办理等一系列环节;而在法人一门式大厅,因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法人事项只需要在网上提交,然后办事人到大厅核对信息、打印资料即可,“网上办”、“主题办”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政务”的便民效果。
据了解,经过改革,市民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完成214种表格的自助填写,47种材料可复用,108种申请材料取消;窗口人员减少了65%,每个窗口的平均业务办理量却是改革前的2.5倍;78个事项实现“马上办”,是改革前的2.6倍,真正做到“把简单留给群众和政府,把复杂留给信息技术”。
此外,在业务受理的同时,禅城区一门式还被动沉淀办事数据,目前禅城区一门式改革已经沉淀了113万个体,近2.6亿条数据。这些大数据还灵活运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参考。
据了解,截至2016年10月31日,禅城一门式改革已经得到全国各地585批次领导、同行的来访指导,初步的改革成效得到普遍的认同。
自然人和法人最终还将“合门”
一门式的好处在哪里?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表示,群众不再需要走多个窗口,不再需要理解各种各样的审批流程,而是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模式去完成自己需要办理的事项。
目前,禅城一门式仍然分为自然人一门式和法人一门式两个类别。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因群体不同,自然人一门式和法人一门式的改革侧重点也不同。“自然人一门式涉及最普通的市民大众,首要要求是快捷、方便,也必须顾及部分不会实用信息技术的市民,所以自然人一门式多采取即办、现场办、资料拍照扫描等方式。”而相对来说,法人一门式要求核对资料准确、办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可以采取“网上办”、“主题办”等形式。
然而,自然人一门式和法人一门式的现有表现形式,尚不是禅城“一门式改革”的最终阶段,据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表示,禅城一门式突破了简政放权、信息孤岛、数据集成等三大难点,未来两个大厅将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一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