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资金紧张 银行理财产品年末翘尾

2016-12-23 12:23:54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时至年末,与此前大多不足4%的预期收益相比,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提高至4.5%左右。

今年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虽然不及往年,但今年多家银行的涨幅确实夸张,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相差一个百分点。昨日,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背后原因均是资金面紧张导致的资金价格大涨。

广州日报记者林晓丽

每到年底,陈小姐都会打探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为这时收益率都会比平常高。上周,陈小姐在某城商行购买了一款4.8%的理财产品,当时我觉得赚到了,因为之前收益率在4%以上的产品并不多。但没想到的是,前两天该行推出了高达5.5%的产品。真后悔买得早啊。

业内称上涨幅度近年罕见

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多次降息,年末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及往年,但是翘尾上涨幅度绝对超过往年,就拿我们行的产品来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均大幅上升,上升幅度接近年化0.5个百分点,部分产品的收益率都比一个月前上调了接近1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近期该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有一定的提高,如三个月期限的产品前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7%左右,目前已提高至4.2%左右。农行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一款期限为2个月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上个月的年化收益率才3.45%,现在已上调至4.35%

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2%,随后一直跌。近一个月来,银行理财收益呈现出持续上涨趋势,上周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3%,而11月平均收益率为3.66%

DM报价系统的数据,同业银行非保本理财3个月期限(跨年),收益率普遍升至4%以上,甚至高达4.5%,上涨幅度在50个到70个基点。而在上个月,4%以上的理财收益产品凤毛麟角。

原因:资金面持续紧张

去年监管取消了存贷比,而且还设立了月末存款偏离度。受此影响,去年年末银行理财翘尾的现象已不明显了。而对于今年翘尾明显,普益标准研究员丘剑军认为,一方面,年末企业备付需求;另一方面,表外理财将纳入MPA体系,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间去杠杆降低流动性派生,此外,近期同业间银行流动性紧缺,同业拆借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飙升等原因造成的。

而业内人士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年底资金面持续紧张,短期市场利率上升所致。

进入12月份以来,市场资金一直趋紧。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个品种不断上涨。昨日,3个月期Shibor利率上涨1.03个基点至3.2267%,再度刷新201510月下旬以来高位,连涨46个交易日,为2010年底以来的最长连涨周期。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分析,时至年末,在流动性出现周期性、季节性紧张,再加上央行去杠杆的影响,以及国海事件爆发影响下,资金面持续紧张。不过,央行也在投放大量的逆回购与MLF,市场总量资金不断加码,平复流动性紧张问题。

昨日Shibor多个品种已结束7个交易日全线上涨的态势。隔夜Shibor0.40个基点,报2.3450%;7Shibor2.5440%,与上个交易日持平。

提醒

关注债市波动风险

前述银行人士表示,从市场流动性角度,年末时点考核、跨年资金准备、2017年春节较早等因素叠加下流动性需求仍大,再加上海外央行政策趋紧,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资本外流仍在继续,对资金面会形成持续压力。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央行仍坚持稳健中性的操作,对冲维稳态度明显。由于年关临近,故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仍难消退,流动性风险仍需警惕。

普益标准研究员丘剑军认为,流动性紧张局面短期内较难缓解,预计近期收益率维持高位水平。融360理财分析师也认为,短期内银行理财产品将普遍呈现小幅度的收益上调,但在今年低收益常态下,将很难达到去年同期收益破5的水平。预计明年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有走低的可能,所以建议投资者提前锁定收益,早买早划算。

不过,该分析师提醒,年底是用钱的高峰期,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须关注产品期限,不要把钱全部用于购买流动性差的理财产品,另外,投资者在购买时应提高警惕,正确区分银行自营和代销的理财产品。

丘剑军建议,年末季节性流动性紧缺,1~3个月期限类型的产品攀升较快,在配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此外,近期注意债市波动风险,谨慎选择挂钩债券类产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