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世界领先的国产医用加速器
2016-11-04 10:01:14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这台O-Max加速器是一台‘验证—治疗’一体化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病人可以一次性完成治疗前的确认检查和对病灶的放射性治疗。”近日,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总经理杜湛博指着一台外形类似CT的加速器设备向记者介绍,自2010年落户东莞松山湖后,中能一直致力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发,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家、国内唯一一家掌握加速器关键核心部件研发技术的企业。
“中国每年新增肿瘤病人350万人。”杜湛博说,但由于大型医用放射型设备的缺乏,不少肿瘤病人无法治愈。
2010年,杜湛博和他的团队作为广东省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被引进东莞松山湖,并建立起广东省首个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技术工程实验室。此后五年多时间里,团队一直在进行研发投入,完全没有营收项目。
去年,中能获得了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而另一款带有图像引导功能的OMX6i型加速器也完成了国家检测并取得检测报告,即将进入临床应用。
“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的产品与国外的加速器设备已经不相上下,在精度上也完全不逊色于国外产品。”杜湛博说,目前公司已经申请了25件专利和4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6件,授权专利13件。
“现在,国外类似的加速器产品要卖到4000万元左右一台,而我们的同类产品价格区间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相当于国外价格的一半。”杜湛博介绍,去年中能的产品刚刚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就收到了来自全国的20多个意向订单。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医用加速器市场基本上被欧美产品垄断,由于国外设备的高昂价格和垄断地位,国内医疗机构在医用加速器的普及上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肿瘤医院爆满是常态,特别是放射性治疗,设备往往供不应求,一些医院的肿瘤病人常常要等到凌晨两三点才能接受到放射性治疗。”杜湛博回想起自己刚回国时在医院见到的景象,坦言这也是激发他从事国产医用加速器研发的重要因素。
杜湛博和他的团队有一个梦想,就是依靠自身的核心技术,实现医用加速器的国产化。“我们将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的分级诊疗,让更多的社区医院用上医用加速器”,杜湛博也希望,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更多的民营资本能进入医疗健康领域,让患者实现“家门口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