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粤东西北自然村整治完成不到四成

2016-11-03 12:29:20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1c2f5856786ae33be826525dfb3e315c.jpg

艾森网广东消息:今年6月,我省《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出台,并明确提出,以20户以上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每年整治20%的自然村。到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完成80%、珠三角地区基本完成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日前,由省委农办、省文明办、省环保厅、省住建厅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指出,目前我省村庄规划覆盖率接近六成,但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需进一步加强;村村通自来水和村巷道硬底化建设进展较快,但管护长效机制尚需健全完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进展缓慢,污水整治任务艰巨;粤东西北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通报》还显示,当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

●南方日报记者 胡新科

珠三角5市村庄规划

覆盖率达87.95%

《行动计划》明确,要建立各级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县(市、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订本县(市、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截至目前,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除深圳)中有4个市已印发贯彻实施意见、8个市正在呈批和征求意见、8个市处于起草完善阶段。

《行动计划》强调,综合整治必须编制村庄规划,优化村庄布局,科学安排村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

据统计,全省纳入村镇统计报表的行政村共18113个,村庄规划覆盖率为59.56%。珠三角地区广州、珠海、佛山、江门、中山等5市村庄规划覆盖率为87.95%,其中规划覆盖率靠前的5个县(市、区)分别为广州南沙区、萝岗区,佛山禅城区、三水区,江门鹤山市;粤东西北地区12个市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惠州市、肇庆市共14个市(以下简称“粤东西北14市”)的村庄规划覆盖率为54.10%,村庄规划覆盖率靠前的5个县(市、区)分别为韶关乐昌市、阳江江城区、阳西县,茂名茂南区,梅州丰顺县。

粤东西北66%自然村

已建成自来水工程

《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粤东西北地区力争在2018年底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据统计,目前我省粤东西北14市有87315个自然村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占自然村总数66%,所属96个县(市、区)中有69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排名靠后的10个县(市、区)分别是:和平县、电白区、阳西县、茂名滨海区、化州市、廉江市、阳东区、新丰县、坡头区、陆丰市。在珠三角(除深圳,下同)6市中,有21592个自然村(行政村)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占自然村(行政村)总数96%,其中所属69个区(市、镇)中,有53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排名靠后的3个区(市、镇)是:恩平市、鹤山市、常平镇。

在村巷道硬底化方面,粤东西北14市有84914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巷道硬底化建设,占自然村总数64%,所属96个县(市、区)中,有66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排名靠后的10个县(市、区)分别是:和平县、新丰县、连平县、吴川市、坡头区、南三区、怀集县、乐昌市、封开县、电白区。珠三角6市有20117个自然村(行政村)完成村巷道硬底化,占自然村(行政村)总数89%,所属69个区(市、镇),有55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最后6个区(市、镇)分别是:花都区、恩平市、增城区、常平镇、横沥镇、斗门区。

粤东西北仅8%自然村

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清理村庄周边道路、村内街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处各类积存垃圾,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在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方面,实行雨污分流,因村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目前,粤东西北14市有47877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占自然村总数的36%,所属96个县(市、区)中有54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珠三角6市有11946个自然村(行政村)完成了村庄整治工作,占自然村(行政村)总数53%,所属69个区(市、镇)中有56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

《通报》着重指出,目前我省村庄实行雨污分流和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比例偏低。粤东西北14市有15023个自然村实现了雨污分流,占自然村总数12%,所属96个县(市、区)中有33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最后10个县分别是:枫溪区、湛江开发区、海陵区、汕尾华侨管理区、惠东县、和平县、连平县、浈江区、丰顺县、茂名高新区(电白区、潮南区、阳江高新区)。珠三角6市有6394个自然村(行政村)实现了雨污分流,占自然村(行政村)总数28%,所属的69个区(市、镇)中,有58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最后10个分别是:开平市、恩平市、高明区、新会区、台山市、常平镇、白云区、花都区、鹤山市、从化区(石排镇)。在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粤东西北14市有10457个自然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占自然村总数的8%,其中所属96个县(市、区)中,有35个达到或超过这一平均比率。

《通报》还显示,目前粤东西北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今年我省确定的16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建设已全面启动,其中,陆河、龙川、新兴、始兴、东源等5个县实施方案已通过审核,蕉岭、阳东、郁南、阳山、乳源等5个县实施方案最终版仍未报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