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不记得来路的民族 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2016-10-27 12:24:42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广州日报讯 (记者何道岚)昨日上午,广州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广州市机关读书讲坛,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王树增跟广州市的机关干部们一道,学习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此探讨长征精神的当代意义,以及长征永远在路上的现实意义。

你写的《长征》写得很好

201410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会议结束后,总书记与参会者挨个握手聊天时,对作家王树增说,长征是伟大的历史事件,你写的《长征》写得很好。

王树增,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技术三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两卷)、《抗日战争》(三卷)、《1901年》、《1911年》等著作,作品两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鲁迅文学奖,《解放战争》一书被中组部、中宣部推荐为全国党员必读书目,被媒体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60本书之一。

昨天上午,王树增携作品《长征》登上广州市机关第45读书讲坛,以《长征精神的当代意义》为题,纵论80年国情变迁,发掘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以此跟听众们分享领会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长征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习近平表示,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习近平指出,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王树增认为,以今天的标准衡量,每个党员素质的综合,便构成了我们国家执政能力的基础。为此,中国共产党需要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图谱,犹如家族需要自己的家谱,用的可不是(代表金钱的)账簿。

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更复杂、更艰巨。王树增表示,当年敌我分界清晰,众人信仰坚定,奋斗目标明确;到了今天,社会价值观多元,公众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更常常凌驾于对精神的追求,寻找精神的支柱就成了中华民族的迫切所需。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

习近平指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

习近平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讲述,当年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凭着一个军人的自觉,王树增坦陈自己常处居安思危之中。重走长征路上,他问一个老红军将领,当年的士兵为何不怕苦?回答是三个字,一样苦。    

一样苦,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我们当军人的就知道,官兵、军民同甘共苦,才能达成一致的理想和目标。

王树增认为,机会的平等与财富分配的公平,是今天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