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加油卡岂能成非法套现工具

2025-09-12 10:15: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加油卡本是方便车主预消费的支付工具,却被不法分子异化为套票逃税、洗钱套现的工具。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卡贩子”公然在加油站摆摊设点,或通过线上社群低价兜售加油卡,形成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这不禁让人惊呼:加油卡,何以“跑偏”至此?

  加油卡变身“套现卡”,背后是多方利益的驱动。一方面,部分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大量加油卡虚开发票,达到逃税目的;另一方面,“卡贩子”以折扣价收购加油卡,再以更高比例套现,从中赚取差价。这些行为不仅导致国家税收流失,还可能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便利,扰乱金融秩序,必须严惩不贷。

  近年来,炼化企业集中地、区域交通枢纽等成为“套票重灾区”,且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违法行为隐蔽性强。大宗加油预付卡使用无需记名、流通便捷,企业可借物流运输等名义大量购卡,虚构成本避税,再将油卡交由下游“中介”分销,实现资金回笼。整个过程票据齐全,但“票货分离”,且集中购买、分散使用,因此很难查证。

  二是全链条监管存在漏洞。违法套现治理涉及油企、税务、公安、商务委等多个责任主体,从侦查、取证到认定的治理全链条上存在诸多堵点,难以形成合力。比如,油卡线上购买、全国使用,给监管造成难度;再比如,一些油企“重售卡、轻管卡”,虽然按相关要求加油卡需关联使用企业、车辆信息,但在执行环节,却并未严格进行“卡—车—人”一致性核验,导致源头防控失效,有的油企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做大”销售额而包庇犯罪行为。

  因此,要斩断这条灰色产业链,需多管齐下。首先,监管部门要“堵后门”。加强发卡、用卡环节的监管,整合税务、公安、金融、商务等部门数据,利用技术手段追踪异常交易,严厉打击虚开发票、非法套现等行为。其次,加油站需“把前门”。严格落实实名购卡、用卡制度,对大宗购卡进行溯源管理,杜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心态。最后,对消费者也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其擦亮眼睛,认清非法套现的本质与危害,通过正规渠道加油,切莫为省小钱而沦为违法套现的帮凶。

  不让加油卡沦为非法交易的工具,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让便民工具真正造福于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