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湾区内地九市启动两年攻坚

2025-09-12 10:12: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开展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是率先探路的10个“试验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昨日公布,明确试点范围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全域,实施周期为2年,预计2027年完成全部试点任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10个地区既“同题作答”又开展差异化探索

  国务院批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10个地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根据本次试点部署,10个试点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挑大梁”,也要在要素综合改革上“挑大梁”;既要在土地要素、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等传统要素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也要在数据、算力、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上探路;既要对7个共性方向“同题作答”,也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

  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在昨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被两次“点题”: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重点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等;在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中,部署开展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等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空域、频率等方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形成发展新动能。此外,广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也作为区域金融改革获得认可,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坚持问题导向,也是本次改革试点的鲜明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昨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试点聚焦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试点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和发展需要,部署具体改革任务,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解决一批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比如,在技术要素方面,着力推进技术协同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创新等问题。

  大湾区内地九市“协同”特色突出

  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是此次试点的另一个特点。

  “当前,要素的简单叠加已难以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春临说,试点注重进一步深化各类要素综合配置、协同配置,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地方实际需求等,提出围绕重点项目和重点发展领域协同配置要素的具体举措和任务安排,着力提升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实现更有针对性的要素配置。

  记者留意到,10个试点地区中,就有5个为跨市域的城市群、都市圈。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是涉及城市最多的试点地区。围绕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部署了推动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政务服务一体化等具体措施。

  例如技术市场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券在城市间政策衔接、“通用通兑”;支持共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研发和转化基地,组建技术交易市场联盟。政务服务方面,明确加强民生档案异地查询联动,消除经营主体异地迁址隐形阻碍。人力资源市场方面,则提出在除广州市、深圳市外的城市开展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探索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等。

  广州两个机构被改革“点兵”

  总的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与其他9份方案的总体结构基本一致,包括促进技术要素成果转化、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引导人力资源要素畅通流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配置能力、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及上文提到的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共7个方面,22条措施。其中,广州期货交易所、广州南沙(大湾区)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被改革“点兵”。

  具体来看,促进技术要素成果转化方面,《方案》提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支持国有科技型企业提高研发团队成果转化净收益分享比例至50%以上。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与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技术与资本融合,优化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使用、国有创投机构改革等。

  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方面,创新绿地用地管理,探索特大城市连片开敞空间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管理。优化产业用地供应,采用弹性年期等方式。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土地,深化“三旧”改造,探索工商业用地使用权续期试点。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统一土地二级市场。同时深化海域治理,探索养殖用海市场化出让与海域使用权分层设立。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流动方面,深化户籍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扩大居住证附加的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标准。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不抢挖中西部合同期内高层次人才,对“高精尖缺”人才实行“一事一议”,推进档案数字化。激发人才活力,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限,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落实港澳及外籍人才参保政策,实现“优粤卡”全省通行。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方面,完善公共数据共享,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公共数据运营机构,开放高价值数据集。拓展数据应用场景,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加强数据安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探索跨境数据流动监管。

  增强资本要素配置能力方面,增加金融供给,推进省内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融入国家网络,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打造大湾区债券平台,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强化新业态新领域和服务业要素保障。明确用好深圳、广州南沙(大湾区)、粤澳横琴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等现有创新平台,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

  深海、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现代种业,这些新业态新领域背后都各自指向一个庞大的新产业新赛道。可以预见,随着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这片土壤上,在各类资源要素的“滋养”下,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将被极大地释放,民众也将享受到更多优质就业机会、便捷生活服务与丰富消费选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