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香港应乘势而上 加速国际创科中心发展

2019-01-12 21:16: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共中央及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为获奖代表颁奖,总理李克强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凸显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波谲云诡、变幻莫测,中国都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有关报道引述中国商务部相关人士解释称,“其含义是稳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

习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在谈到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幹出来的各项成就时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习主席的贺辞,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香港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国家创科大门向香港敞开的良机,积极融入国家创科发展大局,努力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从河套区到大湾区的发展,创科是香港发展的焦点。去年5月13日,习主席作出重要指示,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科技部、财政部因应指示,宣布让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劃”,获批项目的经费将跨境拨付到港。

深化合作带动科技贡献

去年8月15日,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善用中央惠港科技政策的“东风”,必将为香港创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广阔空间。

去年9月20日,特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订《内地与香港关於加强创新科技合作的安排》,落实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创科氛围等多方面的合作内容,当中包括27点行动计劃;而特区政府创科局亦与科技部签署协议,开展新的联合资助研发项目。

此外,随着两地创科合作深化,香港6所大学的16所国家重点夥伴实验室,亦获调整优化地位,正式正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至去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与特区政府签署备忘录,落实在港成立院属研究机构,并让辖下的“广州生物医藥与健康研究院”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别落户香港各投放100亿元、於香港科学园设立的“医疗科技”及“人工智慧及机械人科技”创新平台。而该机构亦将会成为日后在港成立的“大湾区院士联盟”秘书处,协助鼓励区内的两院院士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为国家科技发展作贡献。

香港科学家在过去5年共获得33项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为国家在航天事业、高铁建设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作出重要贡献。今次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三位香港科学家李金豹、夏勇、丁晓利作为参与人和内地科学家共同合作,分别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本港科研学术水准高,亦有优秀科研人才。比如,在基础科学和原始创新方面,香港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医学、数学、化学、电脑科学、电子工程等基础研究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在人工智慧与机械人、健康与医藥、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产业技术创新领域也具有领先优势,可以成为全球高端高新产业的策源地。过去两年,特区政府提出多项政策,拨款支援大学科研、推动“再工业化”和支持创科企业。

结合科研及制造业优势

中央顶层设计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能让香港传统优势产业在湾区中继续得以发挥、巩固,更是将香港研发教育优势与广东制造产业链优势结合,共同促进创科发展,打造成国际创科中心。如果香港的科研优势与大湾区的高端制造业优势能够有效对接,香港在保持“三个国际中心”的基础上,还有望建成“第四个国际中心”,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将达到新水准。大湾区完整的现代产业链必将有力地推动香港经济第三次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形成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创科中心并驾齐驱的宏大发展格局。

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发展基金)去年12月12日在香港举行启动仪式。该基金由驻港大型中资企业、香港企业、内地大型企业及新经济企业联合发起,旨在支持香港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促进“再工业化”,协助香港优势产业於大湾区发展。发展基金亦联合各界青年领袖,发起成立“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为香港青年发展铺路搭桥,助力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本港市场规模太小,是创科产业发展一大障碍,大湾区广阔腹地,正好有利本港打破瓶颈,加快科研成果市场化。对外,“大湾区概念”可以成为本港吸引更多外国人才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卖点;对内,大湾区可以为本港科研机构和初创企业,提供更大舞台。眼前是香港加快创科发展“做大做强”的良机,国家的科研资金、设施已落实对港跨境使用;广东省政府发布的2019年“一号文件”推出重大措施,在合作平台建设、人才流动、设备使用、税收等方面採取特殊优惠政策,力挺粤港澳大湾区创科合作。

香港从政府、大学到科技界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好香港自身优势和大湾区协同创新优势,把中央支持的重大利好转化为推动创科发展巨大动力。

来源:大公网 作者:杨华勇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