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进一步发挥港澳独特作用
2019-01-12 21:15: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必然会产生戒心和恐惧感,因而会不惜一切,力图妨碍、干扰中国的前进步伐,甚至採取围堵、封锁策略,遏制中国崛起。
面对美国遏制,以及外部环境已浮现各种不利中国和平发展的因素,国家主席习近平展示了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并在会见港澳各界参加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代表团时表示,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番话显然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意义。
港澳发挥独特缓衝作用
不管任何形式的围堵与遏制手段,中国固然不求谁、不怕谁,但在“一国两制”下巩固和强化港澳作为国家对外联通的特殊管道、形成一个在必要时可发挥独特缓衝作用,免受封锁的战略要地,以及配合国家在国际局势紧张情况下仍保留较大的迴旋空间,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更加顺利地推进,是有必要的。
笔者因此建议:一、以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和全球战略眼光,创设更有利条件提升“一国两制”的实践韧性。
中共十九大提出坚持“一国两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对此,中央自有推进、落实“一国两制”的目标、要求与底线,不会害怕外国或反对势力的胁迫、说三道四。但是,把“一国”与“两制”的关係、“两制”之间的关係,调校至更有利於争取国际社会更广泛地认同“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助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大主动权,无疑将更有利於国家的长远利益。何况“一国两制”的实践尚要考虑对台湾的垂範作用。
从历史上看,1949年解放军以拥有百万雄师过大江和敢於在长江炮打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及击退后续增援舰隻的雷霆万钧之势,要是继续挥军南下收回港澳,应不成问题。然而,当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於外交工作的指示》,便已指明凡问题尚未研究清楚或解决的时机尚未成熟者,不可急於去解决,因而解放军便勒马不进港澳。
澳门“一二三”事件爆发后,澳葡政府曾计劃主动让中国收回澳门,但当时中央并没有收回。1975年毛泽东曾在一次谈话中提到跟葡萄牙建交,就有澳门问题,收回澳门就会影响香港。这都显示了改革开放前,中央有能力,但基於更重大的战略考虑,暂不收回港澳,从而让港澳的原有制度丶生活方式丶自由港地位丶投资环境得以维持,并让港澳与国际的联繫管道不会因“冷战”而受影响。
改革开放后,国家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中央明确提出收回港澳的时间表,无疑是条件更加成熟,在时机上更加适切。基於“一国两制”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针的延伸与昇华,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同时,继续维持港澳原有制度不变,是当中重要的内涵,是新时代助力国家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值得指出的是,外国、港澳确实存在妄图干扰、破坏“一国两制”实践的力量,对此必须予以还击。但是防止港澳出现过激的言论和手法,也是值得思考的。
较早前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报告,以“两制”渐失为由,建议美国商务部检视会否继续把香港与内地视为两个不同关税区,儘管这尚不代表美国官方正式立场,然而将来一旦香港被视为内地一个普遍城市,对香港本身、对“一国两制”实施和国家的长远利益都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何况美国开了头,港澳参与国际组织的正式身份也许会出现骨牌效应。权衡利害,总揽全局,建议继续解放思想,在“一国”前提下更具创造性地进行“两制”建设,并以适切的灵活度处理有关“两制”的争议问题,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一切挑战。
放宽港澳限制助融入大湾区
二、透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大湾区亦应充分发挥“两制”互补优势,借力港澳增强大湾区法制建设与国际化程度,使之成为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为配合国家建设大湾区的战略目标,有需要将大湾区打造成知识产权高地和全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自由最优越的地区之一。至於在支持港澳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涉及多方面工作,其中可考虑:(1)现时只有符合特定条件才可申办“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政策,应调整为基本上只要具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港澳居民均可申领。当年第一批回乡证发放的时候,亦没有对港澳居民设置诸多限制,回归后应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工作、居住提供更便捷条件。(2)放宽港澳私家车进入大湾区和往来港珠澳大桥的规限,提供出行方便,可成为港居民更主动地走进大湾区的重要动力和诱因。
广东省领导曾表示港澳没有多少车,让车都开到广东也没所谓。为此,即使不能一步到位,可先让在大湾区已置有物业且已超过一定年期居民,或者在建制上与内地有特定联繫的人士,例如省级政协委员等先行获发两地车牌,然后有计劃地逐步扩大範围,直至覆盖所有港澳居民。
总之,为进一步发挥港澳独特作用,更好配合国家战略实施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港澳“一国两制”实践对台产生更正面作用,有必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港澳必须炼好内功,充分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準确把握好国家发展大势。另外,有待中央因应新征程而给予港澳更适切的政策支撑。
来源:大公网 作者:陈炳强 澳门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