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7年台湾超5万对夫妻离婚 过半探视子女受阻

2018-10-20 00:29:19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环球网消息:据台媒报道,台湾现代妇女基金会董事长潘维刚19日表示,台湾2017年有54112对夫妻离婚,超过半数探视子女受阻,呼吁离婚父母要以孩子最佳利益为前提,遵守“不批判”、“不阻扰”、“要合理”探视三原则,让爱永远延续。

潘维刚透露,根据台湾内政部门统计,2017年台湾有54112对夫妻离婚,为5年来最高峰,受影响的未成年子女则有76586人,即台湾每天有近150对夫妻、超过200个孩子面临家庭分离状况。

台湾现代妇女基金会日前调查,共回收183 份与未成年子女同住的父/母(简称同住方)问卷以及144份没有与未成年子女同住的父/母 (简称探视方)问卷,发现探视方竟有超过半数探视受阻,甚至几乎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在探视难度方面,同住方高达64.8%认为“没有困难”,但却有52.5%的探视方认为“十分困难”,44.3%的探视方甚至认为同住方不愿意让自己和孩子见面。

潘维刚指出,很多同住方察觉不到自己其实设下许多无形的探视限制,比如借口“孩子不愿意见面”、“孩子已有活动安排”,让探视方经历一次次挫败而感到“被百般刁难”。最后,双方只好对簿公堂,并对彼此诸多抱怨。

不论是同住方,还是探视方,均有高达7成以上很少或几乎没有与对方联系,此类父母通常排斥与对方见面,现实中曾发生孩子在父母缺乏沟通的状况下向父母各自要钱挥霍,造成孩子的价值观、行为偏差。

此外,92.4%的探视方认为自己能够与孩子有正向互动,但同住方却只有23.7%认为探视方能办到,显示双方对于孩子的照顾上可能会出现分歧。常见的原因是探视方时常带着补偿心理而对于未成年子女百般依顺,却忽视可能造成同住方在照顾与教育上的困扰。在双方缺乏信任、沟通与体谅的状况下,逐渐形成合作与探视上的困难。

潘维刚分析称,根据观察,离婚或分居父母经常带着对彼此的不满情绪,因此在探视方面会出现以下四大互动类型:

——装聋作哑型。此类父母常以“我什么都不知道”来回应,或是基本不回应,不能以子女的最佳利益为主,装聋作哑般的沟通方式造成探视困难。

——百般刁难型。此类父母经常临时改动探视规则,却可能不允许对方有一丝调整,吹毛求疵,沟通无弹性,以致探视困难重重。

——唯我独尊型。此类父母认为自己的教养“完美”,或美化、合理化自己的问题,造成教养上的困境。

——针锋相对型。此类父母时常互相指责,认为千错万错都是对方的错。

对此,应该坚持探视三原则,让爱永远延续,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友善的探视环境,勿让孩子加入父母的“战争”:

——不批判。父母应以正向、肯定的方式进行探视联系,建立良好沟通渠道。

——不阻扰。父母应配合探视约定,并持友善态度,鼓励对方与建立孩子良好互动模式。

——要合理。父母对于探视要求应合情合理,建立友善探视环境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