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最近一至二周以来,香蕉产地一公斤剩下六元,低于成本的6.4元,且价格是近五年来最低点,台北市有菜市场一斤只卖10元,相当于一个茶叶蛋的价格,为此蕉农心急如焚。
台湾市场太小,外销是台湾农产品唯一生路。
可惜,今非昔比,“香蕉王国”、“凤梨王国”这些美名却逐渐走味变调。
素以“水果王国”闻名世界的台湾,到底怎么了?
首先,台湾四季都盛产水果,种类繁多,却往往因为生产过剩,以至于内销供过于求。此外,台湾未能与菲律宾低价竞争,外销品质优质、数量充足的香蕉,丧失国际优势。再加上保存运送的技术,也比不上厄瓜多尔。这一连串的外在威胁已使得台湾水果外销面临极大挑战。
再者,据“农委会”统计,2014年台湾香蕉出口量4167公吨,价值675.6万美金;2015年出口3281公吨,价值497.4万美金;2016年出口腰斩至1585公吨,价值剩下273.8万美金;去年出口1109公吨,价值195.2万美金;台湾香蕉外销不但逐年下降,外销数量更大减73%。
再细看近年香蕉外销地区,几乎都是日本为主,占比达99%。2016年蔡政府上任后,外销大陆地区挂零,2017年外销大陆地区仅有47公吨,只占产量之4.2%。
为协助农民、要求蔡政府下视香蕉、凤梨价格崩跌等问题,有网路乡民转载香蕉成堆遭弃置的照片,指控蔡政府施政不力,引起争议。
民进党籍“立委”邱志伟、苏震清为护航蔡政府,提出针对《社会秩序维护法》第 63 条“散布谣言,足以影响公共之安宁者”,新增“未经查证于网路散播、传递假新闻、假消息者”,可处 3 日以下拘留或 3 万元以下罚锾,该提案有蔡易余、郭正亮、刘世芳等 17 位民进党籍“立委”连署。
台湾香蕉价格下跌,农粮署早于4月起即拟妥各项措施,并落实推动,请超市量贩店扩大行销4,000公吨,辅导外销1,000公吨,鼓励企业团购及农民市集等多元行销610公吨,并公告收购加工350公吨。
其中,力道最强的措施,即是“农委会”启动收购香蕉去商品化作业,收购价由每公斤3元调为5元,不少蕉农因盘商收购价格低于5元,不论香蕉等级好坏,全送到收购点,造成农会集货场香蕉堆积如山,看着农政官员以刀片破坏外观(去商品化),送去当堆肥或喂猪,一年心血就这样丢弃,农民看了心都淌血却很无奈。
截至6月12日止,“农委会”已经去商品化销毁了600公吨,农粮署评估,要确定价格稳定且不会回跌,去化收购“销毁”才停止。而这项超强度的调节措施,“农委会”已经4年没用过了!
若凡事只看表面价值,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事。
倘若,香蕉价格未有下跌、未有成堆弃置、未去商品化之情事为真,那么“行政院长”赖清德又何须亲上阵,大力推荐香蕉创意食用法,生香蕉带皮水煮后,搭配酱油、大蒜吃呢?
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权力,每份权力都伴随着责任。
回头看看,网路乡民转载香蕉成堆遭弃置之照片,似乎不是不符现况,而且还算客气了。
因此,笔者不明白,在“中华民国”这个自由平等的法治国度里,民进党籍“立委”提出《社会秩序维护法》增列条文之意图何在?民进党果真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非致力于曾经最相信、最支持民进党的铁票仓农民们,并且不打算做出完全执政、完全负责那股执政党应有的服务、贡献与气度吗?
鸟能飞,是因为牠们懂得空中的气流,看似阻碍的气流,其实才是鸟飞行的力量。
同理,台湾香蕉自2011年起纳入ECFA的18项早收清单,外销大陆地区是零关税,在品质与价格上已具有一定优势,只是因为长期都在日本市场做耕耘,缺乏销往大陆的管道与体系,若台湾农产品可朝大陆地区市场做出努力,必然有一片蓝天。
尽管有人说,香蕉皮含有色胺酸能转换为大脑的一种快乐因子,可以减少忧郁,甚至是改善失眠的状况。但蔡政府若持续装睡,老把人家的“自制”当作筹码;再加上“键盘战士”、“嘴炮一族”根本没能力也未必愿意挺枪执戈走上沙场捍卫台湾;再再加上,蔡政府“台独”式政权”没办法“全球化”;这形同以2,300万人的生命为赌注去打一场不会赢的战争。
届时,恐怕民进党再怎么鼓励民众吃再多的香蕉皮,也无法挽回人民心里极度忧郁不安的阴影!
来源:中评社 作者:蓝蝴蝶、李福轩 台北 时事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