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赴台大陆游客骤减 台当局投4000万救观光仍被唱衰

2018-05-18 12:38:39 信息来源:中国台湾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大陆游客赴台骤减 台当局投4000万救观光依旧被唱衰

中国台湾网5月17日讯 岛内民众不去南台湾观光,究竟是因价格还是价值?大陆游客也不去,南台湾观光人次雪崩。为促进南部地区观光发展,台“交通部观光局”宣布投入4千万元(新台币,下同)预算,鼓励旅行团前往台南、高雄、屏东、台东4县市以及澎湖地区旅游。20人以上团体旅游,两天一夜平日每人每天补助500元。

点击进入下一页
蔡当局上台后两岸关系急冻,曾是消费主力的大陆游客紧缩,年金改革又使得岛内民众消费信心下降,减少逛夜市频率,整体人潮减逾3成。(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奖励措施预算为4千万元,一个县市补助款为800万元。“观光局业务组长”刘士铭表示,因“新南向”旅客集中北部,为提升旅客前往南部旅游意愿,在暑假来临前提出南部补助推动地方旅游,而补助措施主要是团体旅游,估计有4万人包团,将带动2亿元的观光效益。

补助规定是旅游时间为平日、2天1夜以上,且必须住宿在这5地至少1晚,行程中风景区景点要达到指定级别,补助旅行业每人每日500元以及一半交通费用,每团补助上限3万元。

不料此举引发许多网友一致反弹,认为对观光业并无实际帮助,在选举前推出这种补助政策,恐沦为政策买票。有网友炮轰“低能政策,没招开始大洒币?不是说市场机制?” “功德院大洒币” “‘南向政策’原来是去台湾南部”“不把观光质量搞好,补助再多也没用啦!乱花钱耶” “选前大绑桩”。

有网友质疑台当局明明一再挂保证去台湾旅游人数没有下降,为什么又要花钱鼓励观光,“根本自相矛盾”。另外,发放补助县市的标准不明,云林、嘉义、南投没有被列入补助范围,台南观光业没衰退却有补助,“是不是发现票仓不稳要花钱固桩了”。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指出,以“观光局”公布对南部5县市提供4000万观光补助为例,上述县市最近并无天然灾情,且无观光提升策略搭配,贸然提供补助根本无法带动岛内外观光成长,很难不令人怀疑是为了配合年底选举。

报道称,两岸关系紧绷,导致大陆游客赴台人数减少,“观光局”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砸下3亿元对岛内旅行业者提供补助,但去年岛内旅游人次还是创下5年新低,足足比前一年减少700万人次,显然一味地补贴,并未能发挥效益。

今年0206花莲大地震后,“观光局”推出花莲住宿补贴优惠方案,补助1135家业者3280万元,带动6万5600多人前往花莲旅游。台当局“交通部长”贺陈旦说,还要对高雄、台南、屏东、台东等南部地区提供补助。但再多的旅游补助、冲刺“新南向”国家赴台旅游等作为都抵挡不了大陆游客不来的冲击。旅馆、饭店现抛售潮,房仲业者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有104间饭店、旅馆抛售,待售总金额近250亿元。

除岛内旅游一筹莫展,海外宣传还频频出包,有部落客在网站批评,“观光局”的台湾宣传网站竟然使用日本京都岚山的竹林照片,搭配周润发介绍苗栗,让人分不清楚这是在营销台湾还是日本或香港。

更扯的是,“观光局”“驻纽约办事处”的社群网络账号“@TripToTaiwan”连威士忌、小笼包、甜点的英文名称都拼错,小笼包的照片居然用的是新加坡的餐厅。许多“驻外办事处”脸谱网(facebook)专页,除账号没有认证易被盗用外,发文按赞和分享只有个位数。“观光局”去年举办的“时报广场纽约台北跨洋画爱心”活动究竟效益为何,也没人知道。宣传效果不彰,每一项却要花几十万到几百万经费,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花掉了。

虽然“观光局”表示驻外社群网站由外包厂商负责,但“观光局”未善尽督导责任是严重的失职,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岛内外观光营销穷途末路;台湾国际观光救援服务协会理事长许高庆就说,观光政策看不到未来。

蔡英文在2016年竞选强调,观光将是台湾内需经济的主要支柱,也是增加台湾与民间财富的重点,但上任两年来,观光外汇收入却是连连下降。据《中国时报》报道,“观光局”赴台旅客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赴台旅客平均每人消费1147美元,较2016年的1251美元减少8.31%,等于每名旅客少花3065元,以一年1000万旅客估算,观光收入因此减少306.5亿元。

该报道指出,赴台观光客最多的是大陆游客,2015年,赴台418万人次,为台湾创造72.3亿美元的观光收入,占赴台旅客近4成,但因两岸政治关系赴台大陆游客锐减。政权更迭后,2016年,赴台大陆游客人次减为351万,观光54.8亿美元;2017年,赴台人次再降为273万,观光只剩36亿9300万美元。

旅行公会全联会召集人李奇岳表示,两岸关系冰冻后,台当局虽大力开拓“新南向”市场,但观光市场结构变化大,导致产值降低,东南亚客消费力只有大陆游客的7成,加上大陆游客平均在台停留7.3天、“新南向”国家平均停留4.5天,一个大陆游客流失的产值要靠两个东南亚客才能抵得过。

报道称,赴台旅客结构出现“死亡交叉点”,但没有任何公部门想办法解决产值消退的观光数据,只是不断的说明人数增加,大玩数字游戏。李奇岳说,台当局应“保持大客户,养大小客户”,“大客户”指的就是大陆游客,要保持大陆游客人数不往下掉就必须改善两岸关系,加强民间交流,包括自由行赴台开放城市的观光宣传,降低办理入台证一年多签的门坎,以鼓励提高赴台大陆游客的重游率等。

对于此次台当局砸4千万救观光,台湾《联合报》评论文章指出,这忽略了岛内民众旅游人次下滑并非是因为民众不想花那500、100元,而是千篇一律的景点缺乏吸引力。或许仍会有消费者因为贪点小确幸出游,但对观光产业带来的效应恐怕是一旦抽回补助,贫乏的景点又将打回原形。

文章指出,近10年,电影《海角七号》替垦丁带来了人潮与钱潮,加上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大批旅客涌入各县市,赴台旅次几乎成为岛内观光为一目标。为了冲量,各地又不断“长”出天梯、教堂。然而当岛内旅游忽略核心价值,也是加速观光浅碟化的开始,旅客到了各景点与“秘境”,只剩下拍照、打卡。

文章说,当观光缺乏盘点在地资源、思考独特性与说故事的能力,观光数字因此不再好看时,救急的方式也就只剩钱。大陆游客少了,补助;花莲地震,补助;现在南台湾旅客少了,再补助。“观光局”最终最大的获益就是下个月或是年底的数字中,可以让低迷的风景区人次不那么难看。(中国台湾网 卢佳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