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中评社武汉5月5日电(记者 秦正阳)首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5日上午在武汉举行,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孙亚夫表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已经不可遏制了,完全可以克服遭遇的困难,完全可以应对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以下是致辞全文:
尊敬的戴秉国会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专家学者:
我很荣幸有机会出席首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得以向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请教。在此,向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致以问候。
研究“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崇高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170多年来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夙愿和最大使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彻底解决了羁绊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台湾问题,避免了台湾被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危险,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打掉了外国势力遏制中国的一个抓手,也使两岸同胞可以更好地一起进行建设事业,必将大大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没有祖国完全统一,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就是说,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就没有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同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壮步伐必然带来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昌盛、民族团结、国力强大,也就必然不断的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直至推进到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因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同一个进程,是密不可分的进程,也是相辅相成的进程。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是奠基于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之上。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间题的基础和关键。值得我们充满信心的是,中国和中华民族更波澜壮阔、更辉煌灿烂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预期了。我们这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民族,已经走过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蓝图,这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必将促进新时代中国大发展、中华民族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当然,我们同时务必看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进行艰巨的努力,台湾问题是台湾局势、两岸关系和外部环境等内外因素叠加,新旧问题交织的综合体,要解决这样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不经过种种挑战、重重磨难是不可想象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从中国近代衰落以至几乎要亡国灭种中重新兴盛,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样一种复兴,是世界性大事,是改变世界面貌的大事。要成就这样的伟业不经过种种挑战、重重磨难,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我们越是发展了、力量更大了,越有能力、越有条件完成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了,那些“台独”分裂势力就越会负隅顽抗、以求一逞,那些不愿中国强大的外国势力就越会加紧从各方面包括利用台湾问题对我们进行遏制。这就是我们经常以至今天看到的现象。因此,我们还会遭遇很多困难,还会面临许多挑战和风险,而且可能困难更大、挑战和风险更大。
但是,我们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发展已经不可遏制了,而且在反对遏制中继续发展,推动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这种发展已经使我们在决定台海形势基本格局的力量对比中,在决定国际战略基本格局的力量对比中,处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有利的位置上。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克服遭遇的困难,完全可以应对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今后,随着我们的发展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我们各方面力量将更大更强,我们将更有能力、更有条件争取祖国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完全可以预言的。
面对当前台海形势,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同时要脚踏实地、奋发有为。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坚持“和平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从各方面不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祖国完全统一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最后,祝首届“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取得成功。
(后方支援记者: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