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台民调:多数台湾人不认同中国?

2018-04-19 16:39:0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1524110645970.jpg

以“十分法”测量族群认同,有5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

 

艾森网消息:中评社台北4月19日电  针对近年来台湾有关族群认同的民调大都呈现台湾意识抬头的趋势,哈佛大学政府系Gov. James Albert Noe and Linda Noe Laine讲座教授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与达特茅斯学院John Sloane Dickey 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尹丽乔(George Yin)在美丽岛电子报发表研究评论指出,这主要是取决于这些民调中的族群认同测量方法。他们今年1月委托美丽岛电子报进行两岸关系民调,采取“三选项法”与“十分法”两种方法,结果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以“三选项法”有34%,以“十分法”51.5%,两者民调差了约17个百分点。 

三选项法指的是:询问受访者是否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中国人,或者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十分法”指的是让受访者于10分中自由分配对不同族群的“认同分数”。 

两位学者分析指出,以传统的“三选项法”测量族群认同,美丽岛两岸关系民调发现63.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 2.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中国人”,而34.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以“十分法”测量族群认同,美丽岛两岸关系民调发现46.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认为自己是10分台湾人),2.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中国人”(认为自己是10分中国人),而5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既认为自己有几分台湾人的成分又有几分中国人的成分;图一)。 

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是哈佛大学政府系的Gov. James Albert Noe and Linda Noe Laine讲座教授,密西根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外交政策  

尹丽乔(George Yin)是达特茅斯学院John Sloane Dickey 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哈佛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族群政治和外交谈判。 

昨日两位学者就此次民调结果发表第一篇评论,着重分析民调中和族群认同相关的题目,后续将在进一步发表研究结果。 

以下为评论全文及民调报告:美丽岛2018两岸关系民调(一):大多数台湾民众是否只认同台湾,不认同中国? 

在1992年辜汪会谈之时,两成的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两成五的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台湾人,而有四成五的人认为“都是”(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的时候,有六成的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3%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三成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近来,台湾意识方兴未艾。从胡锦涛时代的“让利“到习近平对“三中一青”的笼络,北京对争取台湾民心似乎是一筹莫展。 

1524110645902.jpg

“十分法”的测量之下,30-39岁的受访者中只有45%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照片:美丽岛电子报提供)

 

近年来,一般民调常发现台湾意识抬头,越来越少人既认同中国又认同台湾的趋势可是,我们分析这次的两岸关系民调发现这个结论实取决于这些民调中的族群认同测量方法。一般来说,在研究受访者的族群认同时,民调中心多会询问受访者是否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中国人,或者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可是,由于这类问题只给受访者三个固定的选择,一般的民调其实很难精准地测量受访者的族群认同。族群认同不仅多变,而且复杂;很少人会只有单一的族群认同。举例而言,在欧美的台湾人可能会在和国外的朋友讨论哲学或历史时自承为中国人,但在和相同的朋友讨论国际政治时又自认为台湾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我们的族群认同常会随之变化。也正因如此,柏克莱大学的 Taeku Lee 教授认为传统民调中的族群认同问题很难让受访者准确地表达他们的多重族群认同。因此,我们需要给被受访者更多的自由来表达自己的族群认同。 

读者可能会认为“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选项可测量在台湾的受访者中的多重族群认同,但其实不然。由于一般的“三选项法”只让受访者选择台湾人,中国人,或者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认为自己是 7 分台湾人、3分中国人的受访者会被强迫选择“台湾人”。另一方面,“三选项法”则会强迫认为自己是3分台湾人、7分中国人的受访者选择“中国人”。上述的两个例子说明了用一般的“三选项法”测量台湾的多重族群认同会过高的估计“台湾人“和“中国人”的比例,而过低的估计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比例。有鉴于此,在这次的两岸关系民调,我们比较了以传统的“三选项法”和Taeku Lee 教授发展制定的“十分法/分配法”测量台湾族群认同的结果。相较于传统的“三选项法”,我们让受访者于10 分中自由分配对不同族群的“认同分数”。 

以传统的“三选项法”测量族群认同,美丽岛两岸关系民调发现63.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 2.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中国人”,而34.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图一)。以“十分法”测量族群认同,美丽岛两岸关系民调发现46.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认为自己是10分台湾人),2.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中国人”(认为自己是10分中国人),而5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既认为自己有几分台湾人的成分又有几分中国人的成分;图一)。 

比较两种测量方法,有至少三点值得注意。一,以“十分法”测量族群认同,多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令人惊讶的是,以“十分法”测量族群认同,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受访者比例竟然高于1992年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测出的四成五。相较之下,以“三选项法”测量族群认同,多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二,如以“十分法”测量族群认同,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的受访者从63.5%降为46.2%。三,以“十分法”测量族群认同,认为自己“只是中国人”的受访者皆为2%左右。 

为什么这两种测量方法会揭示不同的结果呢?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如前所论,“三选项法”会强迫较为认同台湾的受访者(如认为自己是6 – 9 分台湾人的受访者)选择“只是台湾人”。其次,“十分法”可能会鼓励受访者在潜意识中多注意自己的多重族群认同。

再进一步分析我们的民调数据,我们发现在各年龄层,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的受访者在“十分法”的测量之下皆大幅减少(图二)。举例而言,传统的测量法下,18-29岁的受访者中有75%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相较之下,在“十分法”的测量之下,18-29岁的受访者中只有60%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测量法下,30-39岁的受访者中有70%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而在“十分法”的测量之下,30-39岁的受访者中只有45%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的30-39岁的受访者成为少数。一般认为台湾的年青族群“逢中必反”,但似乎不一定如此。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民调数据有两项意义。一方面,多数的台湾民众对中国仍有一定的认同;所谓多数台湾民众仇中的说法不一定成立。我们发现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受访者不仅更支持两岸经贸往来(Q25),也对大陆民众的整体印象更佳(Q15-19)。稳健温和的两岸政策应能得到既认同台湾人又认同中国人的台湾民众支持。另一方面,北京应体认到台湾认同不一定和中国认同相对立。强迫台湾民众选择台湾或是中国认同只会迫使对中国有一定认同但主要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民众转向只认同台湾。 

A. 调查说明: 

一、委托单位:美丽岛电子报,尹丽乔,江忆恩。 

二、规划执行:戴立安(委由台湾指标调查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执行)。 

三、调查范围:台澎金马22个县市。 

四、调查对象:居住在调查范围,年满18岁的民众。 

五、调查时间:2018年1月14日至1月24日。 

六、调查方法:由访员进行的电脑辅助电话访问方式(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CATI)。 

七、抽样设计:抽样架构是以中华电信住宅电话簿为基础的电脑资料库,经“系统随机抽样”(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后为避免未登录电话号码的家户无法被抽中,故在抽取电话门号后由CATI系统主机拨号前,再以“随机跳号”抽样方式(random-digit-dial, RDD)替换该门号的末2码,做为实际拨出的电话门号。 

八、样本规模:成功完访1410人,在信赖水准95%时抽样误差最大值为±2.6%。 

九、样本代表性与加权:采用“比例估计法”(raking ratio estimation),母群体参数是依“内政部”公布2017年12月民众性别、居住县市、年龄资料,与2016年12月民众教育程度资料等特征,逐项重复进行连续性修正,以使样本特征与母群体结构达到一致(统计检定显着水准p-value<0.05),此时整体样本即具有代表性。 

B. 与本文相关之问卷主要题项内容  

3. 请问,社会上每个人对自己的身分认同都各有看法。以 10 分来讲,有人认为自己是 9 分台湾 人、1 分中国人,也有人认为自己是 3 分台湾人、7 分中国人,也有人认为自己是一半一半。那如果以 10 分来讲,您认为自己是几分台湾人?几分中国人? 台湾人_分,中国人_分,其他人(记录内容)_分。 

4、请问,我们社会有人说自己是台湾人,也有人说自己是中国人。那您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中国人,或者都是?【若受访者回答“都是”则追问选项 3~4】 

(1)台湾人 (2)中国人 (3)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4)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 (8)未明确回答  

【Q15~Q19 由电脑进行随机排序】  

15、以数字 1 到 7 来讲,1 代表“很爱好和平”,7 代表“很好战”,也就是数字愈大代表愈好战,您认为 中国人 的本性整体来讲大概是哪一级?  

(1)1 (2)2 (3)3 (4)4 (5)5 (6)6 (7)7 (8)未明确回答  

16、如果以数字 1 到 7 来讲,1 代表“很有道德感”,7 代表“没有道德感”,也就是数字愈大代 表愈没有道德感,您认为 中国人 的本性整体来讲大概是哪一级? 

(1)1 (2)2 (3)3 (4)4 (5)5 (6)6 (7)7 (8)未明确回答  

17、以数字 1 到 7 来讲,1 代表“很谦虚”,7 代表“很傲慢”,也就是数字愈大代表愈傲慢,您认为 中国人 的本性整体来讲大概是哪一级?  

(1)1 (2)2 (3)3 (4)4 (5)5 (6)6 (7)7 (8)未明确回答  

18、如果以数字 1 到 7 来讲,1 代表“说到就一定做到”,7 代表“很言行不一”,也就是数字愈大代表愈不可靠,您认为 中国人 的本性整体来讲大概是哪一级?  

(1)1 (2)2 (3)3 (4)4 (5)5 (6)6 (7)7 (8)未明确回答  

19、以数字 1 到 7 来讲,1 代表“很尊重别人”,7 代表“很野蛮霸道”,也就是数字愈大代表愈野蛮霸道,您认为 中国人 的本性整体来讲大概是哪一级?  

(1)1 (2)2 (3)3 (4)4 (5)5 (6)6 (7)7 (8)未明确回答  

25、请问,如果没有办法同时兼顾维护我们“国家主权”和维持两岸经贸发展这 2 项目标,您认为哪一项会比较重要?  

(1)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 (2)维持两岸经贸发展 (8)未明确回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