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中评社台北4月5日电 中央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文章说,为了选举动员而在两岸关系上炒作主权议题,以及诉求被大陆打压而打悲情牌,是民进党的惯用手段。随着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也是台湾执政者四年任期里的期中考将届,主权议题和悲情牌很可能又加剧起来,以致将把已经陷于不确定不稳定的台海局势推向凶险。
最近,走向两岸“一边一国”、推动“台独”的政治表述,连番从重要行政官员的口中说出,令人不得不关切,毕竟两岸关系的历程已清楚地指出,李登辉、陈水扁基于“台独”的“两国论”、“一边一国”的两岸关系定位,都曾引发台海危机。
如今,大陆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的力量,均远胜于往昔,台湾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客观上毫无可行性的两岸关系定位主张,而又再度冲进台海汹涌的政治漩涡中。
文章说,“行政院长”赖清德于3月20日表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就算中国打压,台湾‘主权独立’的事实也不会因为外界而有任何改变”。他连既有“国号”“中华民国”都不愿意讲,何况从法理来说,国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台湾国”。而把台湾、中国并列为“一边一国”,当然是赖清德的本意,相信他自己也不会否认。3月30日、4月3日,他更宣称自己“确实是‘台独’工作者”,这比起他原先所谓“主张‘台独’的政治工作者”,实已从言论升级为行动。
也是在3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针对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反“台独”的声明而称,“其他国家(对台湾)不应该说三道四”;把大陆视为所谓其他国家,和陈水扁称“中国是外国”如出一辙。3月23日,“国防部”发言人针对大陆军机分别飞越宫古海峡和飞往南海演训而称,“对于中国的文攻武吓,民众不随之起舞”;他一改过去称呼的中共而称中国,也是“一边一国”的表现。
赖清德与“外交部”、“国防部”的上述说法,其实都是在给蔡英文所称根据“宪法”和两岸条例来处理两岸事务拆台,因为“宪法”和两岸条例均不允许“两国论”或“一边一国”的两岸关系定位,然而,蔡英文或“总统府”方面并未对这些说法予以澄清,或许甚至有意听之任之,令人疑虑是否随着年底选举将届,民进党又将利用“台独”意识挑动两岸矛盾来进行选票动员,而这是以台湾整体利益为代价的。
正在推动的以台湾名义出席国际运动赛事的公民投票案,反映了独派的需求,但又较不易为一般民意体认其对两岸关系的冲击性,也就更容易被作为选票动员。相对的是,大陆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意志持续在增强,习近平于人大会议闭幕式上关于不容国家分裂的一段讲话,即赢得全场长达二十秒的掌声。因此,两岸统独对立的升级,将使原本就不乐观的台海局势,更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