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中评社台北3月14日电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澳洲、日本祭起钢铝国安关税,但不久又豁免加、墨、澳的高关税,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陈一新表示,原因就是这3国拥有国际政治中推动“交换关系”所需的杠杆与筹码。反观蔡英文政府,不论是面对大陆的惠台31条措施或是美国的经贸压力,似乎都没有什么杠杆,不是坐困愁城,就是束手无策。
陈一新在中时电子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与加、墨、澳3国则分别是不对称的经贸关系,实力悬殊。加、墨两国钢铝关税能豁免,是因为特朗普对加拿大总理杜鲁道、墨西哥“总统”潘尼亚‧尼托说,只要他们同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新谈判的新条件,就可享有豁免。澳洲何以取得豁免,主要是澳洲在两年前与中国发展密切的经贸关系,却在特朗普强力游说与压力之下,滕博尔公开批判中国正全力渗透澳洲每一角落。
特朗普稍早表示,美国只会豁免“真朋友”的高关税。欧盟贸易事务执委马姆斯壮表示,整个欧盟都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应被排除”在关税措施之外。不过,特朗普10日说欧盟必须消除对美国产品的贸易障碍,才能列入美国钢铝关税的豁免名单。
陈一新表示,由此观之,想要享有豁免待遇的国家,光是套交情、拉关系是没有用的,还得要有推动“交换关系”的杠杆与筹码。显然,蔡政府欠缺进行“交换关系”所需的杠杆与筹码,面对大陆惠台31项措施,赖清德院长承诺本周提出对策却可能跳票,显示蔡政府除了采取“锁国”政策”之外几乎束手无策。另一方面,面对美猪与牛内脏进口的压力,蔡政府官员则是能拖就拖,问题是“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
陈一新指出,马英九任内既有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也与美国维持良好的关系,自可利用与大陆、美国的关系互为杠杆,并以台湾的强项作为筹码。他从大陆得到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与“马习会”,也从美国得到“零意外”及“台湾是重要安全及经济伙伴”的“战略再保证”等承诺,而能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值得蔡政府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