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网消息:中评社桃园1月10日电 针对《天下杂志》民调“台湾人”认同度创5年新低,天然独不再是铁板一块,民进党籍桃园农田水利会总干事黄金德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只能说沈闷的社会,很多人意志非常不稳定,随时可能被翻盘,不过“台湾是一个国家认同”,短期内不会改变。
黄金德曾连任4届桃园县议员、桃园县议会副议长,都是以无党籍参选。后来受李登辉鼓励,曾经以台联身分参选“立委”失败。8年前,民进党黄金春当选桃园农田水利会长,力邀黄金德担任水利会总干事,也加入民进党。
台湾《天下杂志》最新民调,“台湾人”认同度创5年新低,天然独不再是铁板一块,20到29岁在2017年调查时自认“台湾人”的比例为76.7%,30到39岁受访者则认为66.8%;但到了2018年调查时却双双萎缩,前者为72.7%,后者为59%。
其中,20到29岁的年轻世代,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从1.1%提升到4%,30到39岁则往“(两者)都是”移动,被问到去中国大陆的工作意愿时,有37.5%表示愿意,西进中国意愿升高。而在两岸关系平衡的态度上,“统一”选项也首度翻转,出现上扬趋势。
黄金德对于上述民调数字的变化,提出他的看法,认为数字会随着每个人的社会历练,跟着浮动,整体来看,多数人看台湾,还是认为是一个“国家”。
他告诉中评社,当然两岸社会制度差异太大,一旦经济大环境、两岸关系不好,沈闷的社会,很多人意志是非常不稳定,随时可能被翻盘,或被改变的可能,基本上,台湾愈年轻愈认同台湾,“台湾是一个国家认同”,短期内不会改变。
被问到,为何随着年纪增加,认为“我是台湾人”比例跟着改变?
黄金德分析,年轻人对于国际或两岸事务的认识,跟其他年龄层来看,确实比较不清楚,年轻人对于台湾认识很简单,我就是台湾人,出生、受教育,到长大都在这里,等到年纪大,生活经历就不一样,看法也跟着不一样。
他举自己的生活经历,早期教育就是从小灌输大中国意识,中国历史地理都要牢记,好比“柳州是木材集散地”,到现在这句话,还没有忘记,因为考试要考,那个年代,中国历史每个皇帝,好事坏事都要被记住。
黄金德坦言,自己担任过老师,深知教育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想法与看法,他坚持文言文,是世界最好的文字,我们为什么可以读五千年前留下来的诗经?文言文就是好的工具,既然中文这么棒,为何不把价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