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蔡式“国防报告书”刻意“示弱”有何玄机?

2017-12-28 14:18:45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1514426362748.jpg

艾森网消息:中评社香港12月28日电 台湾当局“前“国防部”前日公布其二零一七年“国防报告书”。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防部”每两年公布一次“国防报告书”,因而这是蔡英文上台后的第一本“国防报告书”。本年度的“国防报告书”以“守疆卫土、看见国军”为主轴,全文六万多字,分为五篇,包括战略环境、“国防”整备、“国防”自主、“国防”治理和荣耀“国军”等,搭配一百五十九张彩色照片以及大量图表。封面以台湾岛本土为意象,“国防部”称这是“将国防置于台湾中央山脉上,象征国防是国人的靠山,显示国军与台湾这片土地紧密相依”。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先后两次上台后的首份“国防报告书”,其防卫战略存在着极为重大的差异。实际上,陈水扁二零零零年上台后,其余翌年发表的“国防报告书”的防卫战略是“决战境外”;而蔡英文上台后首份“国防报告书”的防卫战略则是“战力防护、滨海决胜、滩岸歼敌”。也就是说,陈水扁的“决战点”,落在“海峡中线”以西的解放军防守空域和海域,是属于进攻型的“防御”;而蔡英文的“决战点”,则退缩回到台湾本岛的海滨滩岸一线,而放弃了“海峡中线”以西一百多公里的空域和海域,甚至连所谓的十二海里“领海线”也不要了,而且也有可能会放弃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沿岸的岛屿。 

这除了是蔡英文认知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陆军力飞跃进步,大陆总兵力是台湾兵力的十倍,武器装备在弹道飞弹﹑先进战机及军舰方面已具绝对优势,且整体战力已具封锁台湾及夺占外(离)岛的能力;而台湾的军力则相对落后,真正具前瞻、能够建立核心吓阻能力的项目是零,已经丧失了对台湾海峡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因而“实事求是”地收缩台湾“国军”的防守战略,将防卫线退回台湾本岛的海岸线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什么战略考量? 

文章指出,这放弃“海峡中线”,就大有文章,几乎等于是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割裂开来”的同义词,比五十九年前杜勒斯逼令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实行“划峡而治”,亦即是实施“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还要严重。因为杜勒斯还强调了“海峡中线”,而蔡英文则连“海峡中线”也不要了。 

所谓“海峡中线”,并非是法定的界线,只是当年美军执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协防台湾期间,基于台海防卫作战之需要,衡量海峡甚为狭窄,作战纵深不足,而在其主导下所推出的一条“假想界线”。美军基于控制冲突规模等考虑,要求台军战机、舰艇必须在台湾“海峡中线”以东运行,否则就得不到美军安全保障。由于对该“海峡中线”进行图上作业的是美军太平洋总部一位名为戴维斯的幕僚军官,故台湾海峡中线又称“戴维斯线”。

中国大陆方面从来没有承认过此一“海峡中线”,并一再重申台湾海峡属于中国内水,并无国际法所称的“画界问题”,因而台湾当局的“海峡中线”完全没有法律约束力。何况,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海峡是中国的内海。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方面一般不轻易越过海峡中线,但决不会承认这条线。 

不过,在当年两岸军事对峙时代,由于当时解放军的海、空军的装备明显落后于台湾军方,因而解放军的战机、军舰,在执行巡逻、演习任务时,绝少“越界”。但当台军越界并带有挑衅性质时,必然“开火”,实际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几场海战及空战,比如著名的“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等,就都是在台军的军舰、军机过了“海峡中线”,并带有威胁或挑衅性质,才打的,而台军也因“理亏”而被打得“很痛”也不敢开声“抗议”。尽管如此,正因为“海峡中线”只是一条军事控制线,不具有所谓“国界线”的意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被视为两岸军方“有军事接触”,“国共内战仍未结束”的重要象征。 

金门、马祖被视为联系两岸的纽带。在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炮战”中,杜勒斯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要蒋介石从金、马“撤军”,把台湾与大陆完全隔离开来,然后再利用联合国“托管”台湾,而实现其“两个中国”的阴谋。为了粉碎美国制造“划峡而治”的阴谋,毛泽东下令“双日不打炮”,以利蒋军得到弹药粮食后勤补给,得以“长期固守”。后来,还决定停止了收复金、马的军事行动。蒋介石先生也从“双日不打炮”中悟出毛泽东的政治意图,对美国记者公开表示“假如杜勒斯先生真的是说了那句话,即亦是片面的声明”,“无接受的义务”,并宣称坚决不从金、马撤军。毛、蒋两位领袖的默契,粉碎了杜勒斯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文章说,陈水扁的“决战境外”,虽然是将“海峡中线”视为“境界线”,但还是使用在“军事”的范畴内,因为当时他仍然遵守其宣示就职时承诺的“四不一没有”,而且尚未提出“一边一国论”。何况,陈水扁“决战境外”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倘解放军进攻台湾,台湾军方将派出F-16战机群携带“精灵炸弹”及“小牛导弹”,对长江三峡大坝进行攻击。但后来汤曜明出任“国防部长”后,声称“决战境外”易让外界产生“台军要到大陆打仗”的疑虑,因而曾对外说明,“决战境外”的“境外”,指的是台湾海峡。

如今,蔡英文的将决战点缩回台湾本岛的沿岸海滩,放弃了“海峡中线”。其实,当解放军大批兵员登陆时,如此漫长的海岸线如何有效地防阻?何况,在登陆之前,早就以密集饱和的导弹及空中轰炸,摧毁台军的反击能力,根本无法实现“滨海决胜、滩岸歼敌”。 

因而这个防卫战略除了是放弃“海峡中线”,带有“准台独”性质之外,其实也有可能是向美国佬“示弱”,争取美国出售较先进的防御性武器。因此,蔡英文就曾说过,将会适量增加军购预算。而今年版的“国防报告书”更直言,中共空军军力已具第一岛链以西的制空能力,换言之,台湾已是其囊中物,制空战力已不是对手。这就是乞求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最佳籍口。 

为了要把美国佬“拉下水”,“国防报告书”首次并刻意提到在“伙伴关系”的军事合作项下的台美军事合作,详尽介绍台湾与美国依据《与台湾关系法》作为“双边关系”的准据,美国持续供售台湾所需的“防卫性武器”,确保台当局维持足够的“防卫能力”,并建立全方位军事交流管道。部队层级交流协训、观摩操演、整体战力评估,高层会谈双边互动等,在质与量均有实质进展,象征“美国对台湾具体的支持与安全承诺”。此外,“国防报告书”还透露,台湾军方愿意加入美国的“印太战略”。 

为了强化蔡政府此诉求的迫切性及必要性,“国防报告书”还特地把解放军机舰从二零一六年八月到今年十一月底远海长训的次数列出,并画出每一次航线图,共有二十三次军机近台,及二次航舰近台纪录。报告还称,中国大陆常态化执行东海警巡、南海战巡,具有跨岛链作战能力。其实,从“国防报告书”所附之图来看,二十三次军机“绕岛飞行”,都没有进入台湾地区的“防空识别区”,因而对台方影响不大;反而是突破了美国最在意的“太平洋第一岛链”,就“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西岸尤其是离岛的安全。这就等于是向华府行使“激将法”并“喊话”:决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必须赶快堵塞“漏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