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王尚智:二二八需要真正的眼泪

2016-03-01 14:01:12 信息来源: 中国时报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台湾《中国时报》3月1日刊载王尚智的署名文章,题为:二二八需要真正的眼泪,文章如下:

每年的“二二八”,如今只剩放假。这次遇上连续假期算是一种实惠,趁机补上了元宵灯会,好天气更让阖家出游笑容欢腾。绝大多数人是以“政治印象”去记忆这个日子,而政治在台湾总是充满争议且令人生厌!于是除了知道“暴乱、镇压、冤屈、死了人”,二二八始终是一个印象偏绿的“国定”假日。至于这个历史事件的记忆尤其伤痛,那彷佛是罹难家属们自家的事了!

台湾没有从历史萃取出“文化记忆”的能力。虽说政治一向过度浸染,但文化记忆藉由“文艺、戏剧”去挖掘并展现,转译成为社会的一种“集体情怀”,这是普世皆然的作法。日本每年在“终战纪念日”前夕,几乎所有主要电视台均制作大型相关的纪录片与戏剧节目;报章杂志也都有专题报道。当中甚至包括电影,却几乎都是从二次大战“大时代角落的小人物”去找到题材!这些靠近日本民众生活的记忆和故事,屡屡动人心弦至深。

确实只有当历史的严肃场域,成为某些小人物的际遇,往往才能投射对比出那个大时代的残酷或无奈。特别是小人物们的抉择,总是紧紧扣住著不同人生与亲情友谊的生死乖离!虽说在无情纷乱的时局中,悲喜流离无不被时间长流所淹没,但当时所凝结出的那些“不凡坚韧”与“勇敢牺牲”,一旦故事能重新“水落石出”在人们的眼前,彷佛苔痕下的白玉,始终能深深呼唤出人们共同的省思与眼泪。

重大事件的历史定义,一向具备深度争议,荣耀或伤痕的认定往往是政权拥有者“杯盘上的口味”。因此正统历史的主叙述,都只是权力竞逐“胜者全拿”的乏味结果而已。历史课本当然荒谬无趣,唯有透过一片片、一篇篇的文化叙述,才能构筑出完整的历史时空与内涵。但真正的文化内涵,永远都需要有共感共鸣的“人性情感”来组成!才能真正扩散入心。而不是仅有“悲情诉求”且还蓄意参杂了现实目的。而这始终是“二二八”没有完成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二八”以白色恐怖之名,政治上以悲情诉求几乎都是为了“逼迫国民党政府道歉”。虽说蓝绿政府轮番执政,体现在对于“二二八纪念基金会”是每年慷慨的预算经费绝不打折马虎,而各项研究调查的史料分析乃至文物信件披露,也算颇有进度。但相较于这些“官方程序、学术制式”的诸多作为,成果却与社会大众的信息思想完全隔离。整个“二二八”的历史始终没有被“萃取出撼动人心的故事、提炼出超越悲情的价值”!

事实上从《二二八事件处理及赔偿条例》及基金会正式运作之后,上亿的大笔预算几乎没有进行文化记忆的“转译”,硬体与活动之外,配置的只有“宣传”。特别是除了一概的“悲情”主调之余,罕见核心价值中有“超越”的层次!于是法令条例与基金运作至今,甚至在某些家属与社会大众的眼中,依然只是“政府粉饰太平”的作法而已。

针对“二二八”这个台湾岛屿历史上的伤重痕迹,如今最欠缺长期以“百万徵求剧本、千万改编制作”各种戏剧题材,将调查研究所发现的许多“大时代的小人物”,以文化多元媒材手法,重新回到当代人们的眼前与心中。凡接触过某些相关展览活动的人们,眼见那些让人盈眶动容的照片信件,几乎都会感叹“若是改编成一出戏那该多好”!

特别是历史的悲剧追究起来,往往是一场万缘聚会的偶发。受害者的不幸遭遇,也往往来自加害者的无知或恐惧。这些才是恒然超越于政治定义中的善恶功过,让今后的人们得以在眼泪或感动中,真正成为一个社会集体的省思与纪念,让血泪成明钻,成为历史代价换得的真正资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