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兴化戴南区域限批后为何边整改边污染?
2018-02-03 10:58:44 信息来源:人民网发布者:看江苏点击量:
相关链接:江苏兴化戴南镇酸洗企业污染调查:连番整顿留一家 伤疤未好却忘疼
艾森网江苏消息:如果有一条好消息,一条坏消息,你会说哪个?综观“中国不锈钢名镇”江苏兴化戴南镇在应对环保问题上的媒体表现,它的选择是报喜不报忧。
2013年,是戴南发展历程中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份。因为,从当年8月起,它开始领受江苏省环保厅开出的实际长达两年的区域限批处罚。如此休克疗法,乃是当地环境污染积重难返下的被迫之举。
自上而下的压力倒逼,戴南展开了一轮强力治污行动。与此努力相伴,当地也在持续不断地通过媒体主动宣传,传递主政者转型发展的决心,以期尽早洗脱“最严环保罚单”的污点。
如果没有民间网络上的一些声音,没有新近对兴化市戴南新源环保有限公司(下称“新源环保”)环境问题的监督报道,舆论看起来似乎一直很美好。这是舆论的AB面。
舆论的一面:铁腕治污 凤凰涅槃
不锈钢是戴南的特色支柱产业,全镇有不锈钢制品企业1200多家,年总产量100多万吨。这个产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创业致富的同时,也给那个地区的空气和水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百姓一度深受其苦。这是旧发展方式之弊。
2013年8月6日,江苏省环保厅对戴南的区域限批令下,这里除污染防治以外的所有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被叫停。以时间换空间,戴南必须要拿出行动来了。
当年11月,戴南发布消息“关停200家酸洗企业”。不锈钢行业特点决定了戴南首要面对的就是酸洗污染问题,体现在酸雾控制、废酸排放和污泥处置等方面。彼时,戴南尚有酸洗企业279家,经逐一过堂勒令整改,有79家符合整改条件暂时保留,其余200家全部停电停产。
20天后,又一篇外宣稿称“保留的79家酸洗企业落实了酸雾吸收处理、废酸废渣规范化处置、清污分流、厂区环境达标的统一要求,各项整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稿件还提到,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为,建设生态、美好、幸福戴南,必须从治理老百姓身边的污染做起。
新源环保首次出现在戴南的官方宣传中是在2014年5月,此时距离公司注册成立不到两个月。在其文字表述中,新源环保新上的不锈钢表面处理中心项目是当地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开篇之作”,也被时任兴化市委常委、戴南镇党委书记马元连称为“建设生态、美好、幸福戴南的‘一号工程’”。
到了2015年1月,新源环保在戴南的环保攻坚宣传中上升为主角,执笔者以轻松的口吻称赞这个项目“治污又赚钱”。关于治污,文称“整个生产过程全自动、全密闭,酸液浓度、酸洗时间统统由电脑控制,加工时长精确到以秒计算,所有的水实现循环使用,项目环保水平达国内先进”;关于赚钱,文称“正式运营后除向当地不锈钢生产企业收取合理加工费外,还能通过先进技术工艺使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从而产生可观收益”。此文还披露,政府对新源环保控股51%。
一年后,依着戴南的外宣口径,这个被当地赋予重要环保使命的项目成功试运行,并预计在2016年春节后正式投产,届时其余79家酸洗厂按照事先签好的协议也将全部关闭。事实上,这79家酸洗厂又过了一年终于关停,全镇1200多家不锈钢企业的酸洗业务由此统归于新源环保。
回顾过去五年,戴南官方主导的舆论主线即是围绕铁腕治污、果断转型展开,导向积极正向,试图重塑戴南新的环境形象。
舆论另一面:阳奉阴违 屡错屡犯
坏事变好事,报喜不报忧,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的常见做法。然而,对照戴南官方描画的美好图景与新源环保的刺眼表现,现实反差让人难以理解。
不难发现,有关戴南酸洗污染的百姓呼声主要集中在知名网络论坛西祠胡同上。2016年9月,网友“逆流成河2016”以图说话发帖质问戴南镇政府和环保部门“整治下的酸洗厂为什么还这样”,提出酸洗污水收集井露天设置存在渗漏、酸雾吸收塔不正常工作、污染的河面谁来治理等一系列问题。此贴针对当时尚在运营的那些酸洗厂,戴南镇环保局跟帖回应“我镇正在研究制定南北污水处理厂及79家酸洗企业关停方案”,同时不忘推介新源环保不锈钢表面处理中心项目,称其“配套水、气、声、渣污染治理设施,全部按照全国最先进技术方案实施”。
2017年2月,当时正值79家酸洗厂关停,西祠胡同网友吐槽:“这段时间困扰戴南老板们的大事当数酸洗场所的变更了……没有缓冲,没有过渡,要酸洗只有一条路:去新源环保!”这位网友接下来则尖锐提出:“现在的新源环保在未正式运行之前,就有许多环保方面的投诉,他们辩称设备先进科学,可是他们这些设备投入使用了没有?如果投入使用了,那是不是设备不行,不然怎么还是污染?还是根本就没有使用设备,设备运转是需要耗电的、需要运行成本的。为了降低成本,就忍心祸害环境!”
现在,从人民网记者的实地调查来看,网友的质疑不无依据:2017年2月,兴化市环保局向戴南镇政府指出新源环保存在酸雾经常无组织外排、酸洗污泥处置不规范、雨污分流不彻底、自动监控设施未联网等问题;2017年10月,戴南镇环保局查处新源环保未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处罚金50万元;2017年11月,戴南镇环保局查实新源环保存在酸洗污泥未经申报擅自转移问题。
最让人们难以接受的,是新源环保没有按照最初环评要求,而是改变了生产工艺。之所以要改变工艺,戴南镇环保局局长蒋步祥的解释是“当初理论设计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这主要由于戴南不锈钢品种较多、规格不一造成的。”然而,3年前戴南在宣传这个项目时披露已经考虑了戴南不锈钢产业“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所有生产线均是专家团为戴南‘个性定制’:线材生产线采用隧道式,板材生产线为辊道式,那些规格品种丰富的铸件,则采用通道式。”于是,原来说好的“生产过程全自动、全密闭”,实际42条酸洗生产线只有6条是自动生产线。如此出尔反尔,视同儿戏,是不能被舆论接受的。
戴南为治污付诸的行动,人们看得到;戴南在新源环保上重蹈覆辙,人们看得更清楚。检讨戴南工作之失不是苛责是镜鉴,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该重犯的错误。新源环保是由戴南镇政府牵头主导的项目,是当地区域限批后的纠错之举,是在更高的起点上重新出发的标志之一,怎么可以从开始就触碰环评底线,此后还一再问题频出?
1月17日人民网《江苏兴化戴南镇酸洗企业污染调查:连番整顿留一家 伤疤未好却忘疼》报道刊发后,有网友转发到了西祠胡同,戴南镇环保局随即也做了跟帖回应,称“戴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源公司的环境整治工作,2017年12初组成了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进驻新源公司,列出了整治工作清单,目前正全力以赴推进整治工作,确保达到相关要求标准”。
诚然,企业如人,孰能无过,所有问题都可以整改。但是,出了不该出现的问题,一颗老鼠屎真能坏了一锅汤。从中不但可以看出当地对新发展理念理解落实到位与否的问题,也存在思想作风问题。中纪委新近总结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中,便有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
舆论存在AB面,一旦过头就会失衡。这是值得反思的。
编辑:艾森网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