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7年南京GDP达11715亿 成全国第11个破万亿规模城市

2018-01-21 15:46:56 信息来源:人民网发布者:看江苏点击量:

艾森网江苏消息21日上午9点,南京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南京市人民政府代市长蓝绍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优化结构中做大总量,在提升效益中加快发展,南京经济规模总量和质量效益实现“双提升”。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715亿元,2018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增长8%以上。

报告指出,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千亿台阶、达到11715亿元,成为全国第11个突破万亿规模的城市,年均增长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保持全国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5个百亿台阶,总量达到1272亿元,年均增长11.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突破3万亿元和2.5万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民营经济增加值均突破5000亿元。

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南京产业转型升级亦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河西CBD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速,区域金融中心、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9.7%,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0%,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6个。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化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34.4%下降到31.9%。现代农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跃居全省第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三。

创新驱动成为南京发展中的鲜明底色。蓝绍敏介绍,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保持全省第一、跻身全国前列。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增高淳、麒麟、白马、徐庄四家省级高新区,全市各区实现高新园区全覆盖。“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稳步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地。

同时,南京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轧钢、水泥、船舶产能累计减少200万吨、572万吨、44万载重吨,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置换政府债券1696亿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超过680亿元,120个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1490亿元。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八个更’要求,狠抓民生保障改善。”蓝绍敏介绍,南京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达78%,连续9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富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保障网络更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多措并举充实群众“口袋”,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54538元和23133元,年均分别增长8.9%和10.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推进,全市80%低收入农户和60%以上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摘帽。

蓝绍敏指出,今年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分为两类:一是预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工业投资增长10%,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建设用地地均GDP达41万元/亩;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省定标准和3.5%以内。

二是约束性指标。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4%,煤炭消费总量减少250万吨以上;万元GDP用水低于34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达到省定标准,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5%;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好于Ⅲ类水质比例达63.6%。

蓝绍敏表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南京将做好九项重点工作:坚持聚力创新,加快转换发展动能;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开放水平;狠抓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力推进江北新区建设,打造新的增长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南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编辑:艾森网江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