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探访智能制造大会:无人驾驶5到10年全面到来

2017-12-09 12:06:25 信息来源:现代快报发布者:看江苏点击量:

  智能制造大会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工厂里,在一起切磋的是机器人,而不是工人;医院里,为你诊断治疗的不是医生,而是机器人;学校里,给你改考卷的不是老师,而是机器人……你以为,这些都是好莱坞科幻大片?不,这是我们的“智能”生活。

中国社会新闻社/艾森网江苏频道消息(www.isenjs.com)12月6日-8日,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行,开启南京“智能制造时间”。其间,智领全球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同步举办,3天共吸引9.6万观众来参观。

12月8日,13场分论坛举行,来自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大牛”们为大家描绘了未来智能生活的各种“神器”。在当天的闭幕式上,“隐形冠军”世界执行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还给大家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他说,未来,中国是出“隐形冠军最多的国家”。现代快报·ZAKER南京对闭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发出南京倡议

12月8日下午,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闭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政府、南京市委市政府、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家、企业代表等1500余人出席闭幕式。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致答谢词。

闭幕式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发布《世界智能制造合作发展南京倡议》。《倡议》提出,聚集全球资源,共建世界智能制造发展新平台;融汇发展潮流,共拓世界智能制造发展新格局;创赋转型功能,共谋世界智能制造发展新篇章;变分升级路径,共绘世界智能制造发展新蓝图。

从空间站工作的机械臂,到海上的智能航行系统,“上天入海”的最新智能制造科技进展,令人目不暇接。闭幕式上,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发布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同时,还举行了南京市智能制造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机器人未来工厂里将看不见工人

工厂里,机器人和机器人问好。“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未来,工厂里是铁的机器人,流水的工人。”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介绍说,未来的车间里,都是知识机器人,包括“描述”机器人、“预测”机器人、“引导”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可以引导工人在车间里工作。甚至,根本不需要工人,机器人自己就能操作整个车间。

“以前,在工厂里怕机器人伤到工人,机器人会被‘圈’起来。但现在在工厂里,完全可以人机协作。而且,机器人运用越来越广泛,军事、航天、医疗、物流、服务方方面面,都在用。”东南大学教授孙长银介绍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崛起将颠覆性地改变世界。

由于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快递行业出现了全自动分拣机器人物流中心,在物流中心内忙碌的都是机器人,并不见工人;京东推出了无人仓库,忙碌的是机器人;码头上,忙碌的是机器人……

“很多人担心,机器人会不会给人类造成危害?其实,这个我并不担心。”王飞跃说。

智能纺织

未来衣服都是孤品,还拥有“生命”

衣服可以感知温度、打电话、有记忆功能、还能自行修复……未来的衣服将拥有“生命”。国际纺织学会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陶肖明说,“智能纺织是拥有传感、伺服、通讯、记忆等功能的纤维集合体器件,它可以按照程序来感知外部激励,并作出反应。”如今在网上,我们就可以买到智能衣服、智能鞋垫、智能跑鞋。“未来,我们穿的不是衣服,而是系统。虽然看起来跟普通布料一样,但它们已经具备智能功能,并拥有传感系统。”

除了高科技“傍身”,未来的衣服,每一件都是孤品,再不用担心撞衫啦!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介绍,以前服装生产需要中下游合作整合,从流行趋势预测到下订单等非常耗人力、物力。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整合,实现了大规模的服装定制。他介绍,目前,全球首家云制造技术已经在青岛的一家服装厂应用,那里的每一个车间、每一台缝纫机织出的衣服都不一样。

每件都是孤品,价格会不会很贵?伏广伟给出了否定答案。“这种技术免除了仓储、物流等生产环节,生产的成本反而会降低。”

智能控制

太空中,航天器能“自救”

茫茫太空中,卫星与地面失联遇险怎么办?不用担心,它们能够自行“呼救”保护自己。这样的画面不是好莱坞大片里的场景,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迎春说,目前中国正在研究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控制,让它们实现全自主运行。

王迎春说,目前,全世界已发射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各种航天器6600多颗(架)。“因为数量多且要长期可靠运行,光靠地面站指挥不能做到实时和精准控制。”引入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后,航天器在不确定环境中以及内部结构和参数变化时,可凭自身软硬件设备能力实现自主运行。未来,实现高级智能自主控制的航天器,不仅能感知与认知突发事件,还能对事先未预料事件有优化决策处理能力。

人机协作

机器人能复制人的动作关掉危险阀门

还记得《阿凡达》里的机器人兵团吗?驾驶员坐在机器人驾驶仓内,他做什么动作,机器人就能做什么动作,这种操纵机械手臂的感觉帅爆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光林表示,像电影《阿凡达》中的这种协作就是人机智能交互。

“除了电影里人操控机器人做同样的格斗动作外,未来人机协作还可以用到很多领域。”李光林说,比如危险的地方,派机器人去现场,实时发回图像,指挥人员只要在控制室做一个关掉阀门的动作,机器人就会照着做。

“人机协作还在于未来机器人和人是可以互相学习的。”李光林说,机器人擅长海量存储、快速搜索等;而人类擅长抽象思维、推理、学习等高级智能活动。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工作是实现人机“自然、精准、安全”交互的关键。

5G

随时随地100Mbps

此次参会期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5G产品线产业发展部部长杜叶青自豪地晒出了一款小型化5G预商用CPE样机。他说,这是全球第一个可商用的5G终端,速率能达到1.4Gbps的水平,未来还能代替家里的路由器。

杜叶青透露,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各大运营商明年要在不少于5个城市开展5G网络的布点测试。到了5G时代,人多网就卡的情况将不存在。届时,随时随地能够达到100Mbps的速率。

无人驾驶

5到10年全面到来

近几年,人工智能正在向各个行业渗透。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潮海表示,自动汽车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制造业”的成果。他预计未来5到10年,汽车行业就会向无人驾驶更迭。

智能家居也是“制造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张潮海介绍,人工智能刚开始,人和机器或者人和设备的关系是被动的,比如说家电需要用遥控器。现在发展阶段则是人机互动,通过传感器进行智能化操作。而未来的发展就是人的意念直接和机器进行交流。

编辑:艾森网江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