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冰城夜公交的故事:温暖都市夜归人

2018-06-11 23:49:12 信息来源:黑龙江晨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东北网6月11日讯 当一天的喧嚣散去,夜更加宁静。在这座城市里,当许多人卸下一身疲惫进入梦乡的时候,哈尔滨的夜公交还行驶在路上,护送着为了理想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们回家!夜晚的光影斑驳间,夜公交犹如流走的星光,温暖着城市的夜。6日、7日两天,记者乘坐哈尔滨夜公交车2路和11路,走近这些都市夜归人,一同感受夜公交上的温暖。

  时间:22:40

  守卫者——车站执勤武警小田

  在夜公交11路哈站始发站,一位身着迷彩服的小伙子手拎外卖匆忙跑上车,借着公车里的灯光,可以看到他黝黑的脸庞。交谈中得知,小田是哈站的执勤武警,此时刚刚下班。

  小田说,执勤点24小时都要有人轮流站岗,他正好排到这个时候,有的回去比他还晚。作为车站的执勤武警,他不仅要每天站岗2小时,负责维稳处突的守卫任务,还要在车站进站口、候车大厅和站台协助乘务人员维持秩序,帮助旅客解决困难。在小田看来,执勤虽然累,但更幸福。“既然选择了穿上这身军装,就要做好该做的本职工作。看到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安全回家的旅客那一张张笑脸,我心里也跟着美。”即使坐在公交车里,小田也是标准的军人坐姿,上身挺直,双手自然地端放在腿上,黝黑皮肤下映衬着一双明亮的眼睛。

  前两天执勤时,有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是外地来的,一时找不到出站口,急得团团转。别人和他们搭话,他们都不听,最后是小田帮拎着行李送出站的。分开的时候,老大娘握着他的手真诚地说:“我就相信你们当兵的。”小田很感动,为他们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那一刻,我真深深感受到了军人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时间:23:00

  护航者——代驾员班先生

  23时左右,夜公交车上多了很多身穿反光坎肩、拎着折叠电瓶车的中年男子,上车落座手脚利落,他们都是代驾员。班先生是其中之一。

  对于代驾员来说,深夜正是他们忙碌的时候。“我们分白班和夜班,夜班的订单多些。我今天是下午5点出来的,12点到家,正好工作7个钟头。”相比平时,这个时间下班算是早的。因为天气不好,下了点雨,所以订单少,就可以提前回家了。

  代驾是个辛苦的职业。班先生说,夏天还好,冬天就遭罪了,等客人的时候,有的饭店不让进,就得在外面等,等一个多小时是常事。有的时候,客人喝多了,说话不大文明,有的耍赖不给钱,甚至有动手打人的,对于这些不易班先生能够接受,因为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赚钱多少只是一方面,我们是服务行业,最重要的还是把客人安全送到家,这也是我们对自己职业的尊重。”班先生很看重自己的职业。

  班先生在友谊路上的2路车,在终点站果园小区下车,家住在那里。“骑车有点累了,正好在站台看见公交车,就上来了,省钱还能休息一会。”在班先生的眼中,夜公交也是可以避风遮雨的温暖港湾。简单地聊了一会后,班先生头靠在了窗上,闭上眼睛。几站地的时间,他还可以休息一会。

  司机穆鸿强说,从23时开始的夜班车上,很多乘客是代驾师傅,“他们开车、骑车也乏了,这个时候公交车上乘客少,座位大多空着,他们带着折叠车上来也不会影响到别人,本来是不允许带这样的交通工具上车的。”

  时间:23:40

  追梦者——创业IT男侯先生

  侯先生戴着黑框眼镜,白衬衫黑西裤,一身职场打扮,整个人靠坐在公交车前排,略显疲惫。已是深夜,侯先生刚从公司出来,现在还要赶去另一个公司商讨项目进展。

  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他,笑称自己是个IT民工。被问到几点才能回家休息,他自嘲“现在就是回家啊。我住在公司,什么时候忙完也就休息了,每天差不多一两点能睡吧。”

  侯先生正在创业,一切都要自己去跑。“我这是第二次创业了,以前是在内蒙古,开始经验不足,资金出现问题,失败了。“创业不容易,也曾经心灰意冷过,但回到家乡后,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侯先生心里一直有个想法,要帮助患有老年痴呆等一些脑类疾病的患者,正好他又是学互联网的,所以就尝试把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如果做成了,既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也能为这个社会做自己的贡献。”

  侯先生认为想做成一件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而是要想为多数人谋福利。所以,就算在创业前期比较艰难的时候,他也坚持给福利院的孩子献爱心。

  说到创业,刚才还疲惫的他顿时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哈尔滨的创业氛围很好,而且在家乡奋斗,很踏实。创业就像人生一样,有起有落,但只要能坚持目标,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就算没白活。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些价值,很充实。”对于未来,侯先生信心满满。

  时间:00:30

  掌舵者——公交车驾驶员老穆

  此时,在2路的终点站,刚刚停下车的公交车驾驶员穆鸿强走下车,伸了伸腰。

  1996年,穆师傅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开夜公交车也有七八年了。这些年中,很多常坐车的乘客都成了穆师傅的熟客。穆师傅记得,有五六年的时间,每天发第二趟车的时候,在天鹅饭店那一站,会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上他的车,在经纬街附近下车。每次上车时,这位乘客都会说:“师傅,辛苦了!”就是这样简单的几个字,让穆师傅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晚上人少,那位乘客每次都坐在上车门处的那个座位,有时候会和穆师傅说几句话,但公司规定不能和乘客聊天,所以他们交谈不多。但他还是从那个男子的说话中得知,他应该是在类似洗浴中心的地方工作。2016年以后,再没见过那位乘客。穆师傅说,“可能是换工作了吧。”

  开夜公交很辛苦,但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怀。“看他们挺辛苦的,就想把车开稳点。有的时候在后视镜看见他们往站台跑,我就多等会,不然他们还得等下一趟。”静静夜色,将一群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安全送回家,这是穆师傅最为欣慰的事。

  加气、收车、把车厢打扫干净……就这样,穆鸿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得赶紧回家了,我不到家,妻子就不放心。”穆师傅说,每次进家门时都能透过门缝看见卧室的灯还亮着,只要他说一句“我回来了!”卧室的灯才熄灭。

  夜深了,周围的灯光寥寥,城市归于平静,穆师傅也终于可以回家了。作为夜公交的司机,他才是那个最晚的夜归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