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依安县发展"鹅经济" 给贫困户吃了"定心丸"

2018-05-08 11:20:35 信息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东北网5月8日讯 1万多只大白鹅有的在场地上追逐嬉戏、有的在池中戏水,场面极为壮观。这是近日记者在依安县新思维禽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鹅养殖基地里看到的场景。

新兴镇副镇长赵清君告诉记者,“这个合作社是由依安县新兴镇16个行政村村委会牵头,全镇1787户贫困户、3779人参与组建的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养殖商品鹅65000只、种鹅15000只,实现分红132.214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350元。”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开展以来,素有“中国白鹅之乡”美誉的依安县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把白鹅产业作为扶贫领域的支柱产业,动员组织企业、村集体、养殖大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政府为贫困群众提供鹅雏补贴,对于没有养殖能力,并且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采取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方式,由合作社代养代销,利润按一定比例分成,以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走进种鹅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种蛋进行称重归类。“蛋重达到110克以上,才是合格种蛋,孵化场才收,达不到110克的,得调出来淘汰掉。现在12000只母鹅基本上是每只两天1个蛋,种蛋合格率在80%以上,这样一天产合作种蛋在5000枚以上。”工作人员一边捡蛋一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新兴镇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养殖大鹅,聘请“能人”搞技术,最终实现分红的目标,为贫困户脱贫增收贡献了重要作用。新思维禽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15000只种鹅,也将继续承载着打好脱贫攻坚战“使命”,为合作社进一步实现产业覆盖,带动贫困户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在坐落于依安县新兴镇勤俭村的鑫龙江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孵化车间,记者看到四台大型孵化设备正在孵化运行中。合作社理事长姜龙介绍说,“今年3月25日开始这四台设备对65000枚白鹅种蛋进行孵化,4月末鹅雏开始陆续出壳,目前这些鹅雏已基本被预定出去了。下次再孵化鹅雏,就得先可着我们新兴镇和依安县的养鹅户们来了。”

今年,依安县确定了“半亩园、一亩种薯、百只鹅、千袋菌+乡村自有特色产业”的产业脱贫巩固工程,通过政府扶持,采取“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贫困户”“大户(场)+贫困户”“贫困户自养”五种模式,引导贫困户采取众筹的方式或以资金入股,或合作社代养,或到合作社务工,使每户贫困户养殖大鹅100只,形成“百只鹅”产业全覆盖,为贫困户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经初步统计,今年依安县大鹅产业扶贫,已签约带动9488户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84.5%,预计养殖大鹅89.9万只,只均效益在20元左右,可带动贫困户增收620万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