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哈尔滨城市供水展馆开放一周年累计接待两千余人走近冰城供水的“前世今生”

2018-03-23 14:28:14 信息来源: 生活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3月23日讯 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1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当天,生活报记者从哈尔滨供水集团公司获悉,哈尔滨城市供水展馆对外公开一周年,累计接待2291人次。22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城市供水展馆,带您一览冰城供水的“前世今生”。

1898年8月中东铁路建设中每隔20多公里就有“水楼子”

哈尔滨城市供水展馆共分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面积800多平方米,是供水集团公司为纪念建厂80周年而建。

据展馆讲解员介绍,1898年8月,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建,为给过往机车加水,同时满足站区的生产生活需要,俄国人在铁路沿线每隔20多公里就设置一处以水井为供水水源的水塔,俗称“水楼子”。当时还流传着一首民谣:“二月里来龙抬头,哈尔滨的火车往外游。火车日行一千里,到了车站就换头。拉鼻放气赛公牛,站站都有加水的楼。”

中东铁路修建后,大量外国人涌入哈尔滨,促使“洋井”开始盛行,老百姓称之为“马神井”。记者在展馆看到,“洋井”就是用唧桶吸水原理制造的手压水井。

据讲解员介绍,资料显示,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为方便市民饮水,哈尔滨政府还在一些街道设置了开水桶。

1936年12月自来水厂成立11户居民第一次喝上自来水

说起哈尔滨市市政供水,就要从顾乡水厂1936年12月31日首次对11户居民实验供水算起,这标志着哈尔滨特别市自来水厂的成立。1946年3月,水道科改为自来水厂。1953年10月,哈尔滨自来水厂改名为自来水公司。多年来经过不断改革,2013年哈尔滨供排水集团供水、排水分立,成立哈尔滨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早期的1931年哈尔滨特别市市政局提交的一份水质检验报告显示,当时仅有14项检测指标。”讲解员说,现在哈尔滨供水集团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具有200个水质参数的检测能力,检测项目涉及生活饮用水、污水等多方面内容。

分享到: